中国奢侈品抱团出海创新品牌价值的方法与意义
品牌建设是战略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的竞争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要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央的这一系列指示就充分说明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对我们品牌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一个国家展示自己形象的名片。曾几何时,说起中国产品似乎就是质次价低的代名词,而如今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中国奢侈品品牌在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显示出新的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所以做强做大中国奢侈品品牌,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奢侈品品牌得到世界认可,中兴、华为、新松机器人等一系列中国奢侈品品牌在通信、家电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进入国际视野的中国奢侈品品牌日益增多,但当今绝大多数全球品牌仍为西方企业所拥有,我国品牌上数量还不够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势的群体。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中国创造的名优特产品就是国际上公认的奢侈品!中国奢侈品牌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并抱团出海不仅征途艰难,而且在国内也有较大提升空间。
现代商业战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品牌创造。中国奢侈品品牌的产生取决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品位和质量的认可和口碑。当一个公司的产品看起来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更好、更可靠,或更具吸引力时,品牌价值便得以确立。
确立和维持中国奢侈品品牌价值的三个方法。第一,要有创新产品,并赋于产品的文化含量与高端价值。第二,通常投入巨资做广告来维持品牌价值。在广告中甚至将某种有可能损害健康的产品,通过巧妙构思、善意的关怀,达到极好的广告效果。第三,利用知识产权,如专利和版权,来保护品牌。在某种意义上,品牌价值就是企业过去创新活动的结晶。
除了以上的技术、宣传和外在因素外,中国奢侈品品牌打响国内、走向世界,必须强调“责任”二字。强烈的责任感是中国奢侈品品牌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关键在于企业必须有打造和维护中国奢侈品品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最少包括三个方面:首要的是,企业要有为中国树立在世界叫得响品牌的责任感。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都会被贴上双重标签,首先是“中国”,其次才是企业自己。
其次,要有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正像前述所言:“产品品牌的产生取决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品位和质量的认可和口碑。”如果生产出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对消费者极为不负责任,无论如何是培养不出走出国门、叫响世界的品牌的。无论你怎样投入巨资打广告,最终的裁判员是消费者说了算。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决定一切。只有对消费者高度负责任,消费者才会把手中的货币选票投给你,你的品牌价值才会确立起来。
最后,企业打造国际化品牌还要对自己有刻骨铭心的责任感。无论是给国家争光添彩,还是对消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最终都是为了“自己”,是对自己企业的负责。如果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投机取巧搞假冒伪劣产品,只能获得一时的品牌形象,最终将会被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所抛弃。
总而言之,中国奢侈品品牌走出去要依靠自主创新、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创造中国奢侈品品牌主体的企业要有对国家、对社会、对消费者以及对自己的强烈责任感。
而在国内,中国奢侈品品牌也是助推经济发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海尔、伊利奶业、同仁堂等众多知名品牌,成为行业的巨头、消费者心目中高质守信的标杆。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年度中国商品销售结果统计显示,2014年,伊利奶业在全国乳制品综合市场、奶粉市场、冷饮市场、液态奶市场以及儿童奶市场5个市场占有率第一。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消费市场格局的变化,更代表的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
归根到底,品牌过得硬、叫得响、有底气还是来自于质量和信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经济要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这个过程既是对市场活力和潜力的激发,也是品牌孕育成长的巨大机遇。希望在众创时代能够有更多与经济发展成就相匹配的中国奢侈品品牌应运而生,用实力和口碑赢得市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