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一发展倡议,为什么能够得到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它们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但经济总量较低。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不但能输出物美价廉的日用品,还能向他们提供技术和装备。丰富的外汇储备也使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为急需资金的国家提供支持。对中国本身来说,‘一带一路’实际上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中国有望改变一直以来东快西慢的经济格局,从而缩短东西部发展差距。而中国企业、资本走出去,也能拉动内需,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借助‘一带一路’构想,沿途国家正谋划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开始雏形初露。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如雨后春笋正应运而生。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请特别注意,这一战略应该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互动,并非单一性的外向式动作。在最近各省级人大年度会议上,据统计,28省政府报告中都曾涉及到‘一带一路’的建设问题。
三、“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
我个人的理解,这是中国以经济发展作为载体提出的安全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示形于服务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以对重大项目的投资,提出国际经济走廊倡议以及对相关国家的经济援助等多种多层次的投资合作形式,在相关地区设点,布局谋篇,经过二三十年的经营合作,最终完成国家安全态势的逆转。
这是有点战略思维头脑的人都能理解的。即使那些对之心怀不满的人也是难以回避,直接挑衅的。这也是避免直接挑战华盛顿霸权的十分有效的中式太极方式。
“过去30多年,中国的外交是为经济服务的,致力于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健康的环境,吸引资本和人才来到中国。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不断为外交合作带来利好。中国已由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不断和周边国家以经贸合作为基石,互通有无,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市场形成,从而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成为一个利益相关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