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时代,择业成功的四个标准


 前段时间听了雪球财经CEO方三文的演讲,谈到择业的四个标准,大众优于小众、高频需求大于低频需求,高客单价优于低客单价,高转化率优于低转化率。囿于演讲时间,方先生没有过多地解释。去年,方三文出了一本畅销书《老二非死不可》,我在微信公号“小刀崔阅读馆”推荐过。方三文的文章,我印象深刻是三峡实地探访报道,后来,他去了网易新闻做主编,是第一批转型的媒体人,离开网易后,创立雪球社区,现为国内最权威的投资领域社区。

昨天有朋友问及移动时代如何择业?我马上想到方先生的四个标准,遂聊聊这个话题。择业关乎一辈子的荣辱得失,我过去也一直审视自己的事业方向是否正确?现在教育界流行兴趣决定论的观点,我反对这种说法。不喜欢,就不做了。这本身就是一种逃避。如果全拼兴趣使然,恐怕越来越有避世的倾向。不喜欢的,往往是重要的,或者是不可避免的环节。请自省检查各自的拖延清单,有多少原本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会一再延误呢?这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或才是顶重要的。

网上有个命题,是格局重要,还是细节重要?我在两者之间摇摆过,现在的理解是,格局更为重要,重视细节,也要在对的方向和趋势重视。否则,努力就是徒劳的。在错误的方向越发努力,只能催生苦情与悲怆。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大于努力。认为人定胜天,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作祟。乔布斯只有一个,改变世界这件事不要轻易说。

不凭兴趣,看什么?看趋势。人生是一支2B铅笔,向左走,是SB;向右走,才有可能做到NB。但选择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也不是分分钟搞定的事情。不愿意改变现状,每个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熟悉什么,就做什么,沿用惯性的思维。做擅长的事,没错,但要抬头看一看,我们擅长的事情在这个时代还有没有市场?注意,今天聊的是择业,不是爱好。爱好可以小众,但择业方向如果太小众,那么成长发展的机会就少了。

在移动时代,许多职业会消亡,许多新的职业也会出现。什么是大众职业方向?就是要沉下心来,想一想,你所从事的领域,是互联网要干掉的目标,还是互联网扶植的对象呢?换言之,你所选择的职业,是互联网的敌人,还是互联网的朋友?

今天有朋友在微信上问我,他想学古画装裱,我赞成他的选择。古画装裱这个行当,看似冷门,但是网络短时间不可能取代之。朋友学艺有成后,还可以在网上迎接四海客,把偏门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朋友想在商业街卖婚庆饰品,我不看好这个,网购都这么流行了,为什么一定到某个小店铺买亲的货?

所谓大众,就是与网络为亲,那么过去的小众也会成为大众;所谓小众,就是忽视互联网的力量,钻进一个牛角尖抱残守缺。君不见,有多少巨头公司的身躯在移动浪潮倒下了,何况我等?

情人节当天的朋友圈热议滴滴与快的两家热门公司的合并。现在,专车市场是三国杀,来自美国的洋公司Uber,一号专车,依托阿里系的快的公司;滴滴是腾讯的急先锋。滴滴与快的本是死对头,现在是“有钱人终成眷属”,孙刘两家联手抗曹,阻击Uber上市。为什么专车市场如此炙手可热?因为出行是高频需求。反之,汽车之家这样的汽车交易网,是低频需求,估值远不如滴滴快的。买车的次数不多,而出行是频繁的。又如,携程网与去哪儿主攻的是商务出差,这两家的公司商业价值远超在驴友里口碑很好的“穷游网”。个人旅游是有限的,商务出差是繁忙的。

最近有一款小清新的软件,“氧气”,定位是女性选购内衣,设计得很酷。我下载把玩了一下,觉得这只是一款低频需求的软件。即使是内衣控,买内衣的频率也是有数的。情怀是好,陷入情怀的泥沼里不可自拔就无可救药了。什么是女性的高频需求软件?美柚、大姨吗是,美图秀秀也是。

再者说,高客单价优于低客单价。我在年末检点了当当网的买书记录。过去七八年,我一直是当当网的金牌会员,但去年,在当当网一本没有买,全部转到亚马逊。如有电子版,我的第一选择是看Kindle。卖书这件事利润点很薄,过去当当网凭借网上书城的定位,消灭了许多书店,如今也会电子书所颠覆。颠覆是一种宿命,今天你颠覆别人,就要做好被颠覆的准备。卖书与卖钻石卖房子的比,出货多,但是挣得钱不一定多。有的行当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在单价低的行当混,是操卖白粉的心挣卖白菜的钱。

现在O2O很火,巨头们没有投入重兵参战,说白了O2O都是脏活累活,是低客单价,是劳力成本密集领域,拼的不是高精尖的科技。这些领域,巨头不是不为,是不屑。本周,阿里天价入股魅族做手机硬件,做硬件也是投资多见效慢,腾讯为什么不做手机?何苦,现在的哪款手机不安装微信?

最近不断有唱衰微信的论调,小刀崔倒是越发感到微信的强悍了,未来的移动系统,除了苹果IOS与安卓系统,还会横行一个WeChat OS吗?微信是封闭的宫殿,这正是微信强大的缘由。在自家的地盘,有什么不可以整顿?苹果也是封闭的,这也是苹果电子产品安全稳定的基石。妄谈什么开放?开放的前提是全面掌控。

最后说说转换率。今天头条开辟了今日特卖,陌陌近期上架了礼品商城,荔枝FM也在试水电商。蓄水是为了养鱼,流量有了,再做电商。当然,头条、陌陌与荔枝的意义不独在电商,可是总嫌“隔”了一层,走过千山万水,到最后还不是卖东西吗?真让人泄气,其中的转化率也值得商榷,还不如直捣黄龙做电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