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造成的污染物分析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油、含硫等有毒物质不是由一种工序可以简单处理分解的,往往需要利用多种方案综合处理,例如过滤、超滤、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等多道程序,最终使水体质量达标。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地化工厂纷纷建立,虽然我国已经尽量控制化工厂的发展规模,将不正规的厂家进行查封,但是化工生产对于水体的污染程度仍然非常严重,其中石油化工污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简要分析对于石油化工污水的处理方案。

  要对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水体污染进行治理,首先要对其污染物进行分析,明确各种污染物质的特性和其相互作用,使污水处理更加彻底,并且避免各种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其他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的造成新的污染,确保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彻底治理好水体污染。下面是对石油化工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简要概述。

  1.石油化工污染物质的成分与危害

  石油化工加工工序十分复杂,每一道工序都会有污染物质产生,这些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物质、硫化物、有机物、氨氮和溶解盐等。

  石油类物质不易溶于水体中,其物质结构十分牢固,很难用一般方案使其分解。因为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油类物质,使水体与空气之间形成隔层,会造成水体含氧量降低,水体中供氧量不足,影响水体生物的生命活动,造成水体污染。

  硫化物的过量会对生命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水体中的硫化物的浓度过高会对水体生物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它会产生一种菌类,抑制生物的脱氧功能,从而降低水体的含氧量,抑制生物体的生长,一般状况下,硫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20ml/L才能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长。

  有机污染物溶于水体之中会将水中的含氧物质进行分解,直接降低水体中的含氧量。氮物质含量过高会营造一种植物生长的天堂,从而造成水体植物疯长的现象,植物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间接的降低了水体中的氧气,抑制水体中其他生物的生长。

  溶解盐物质溶于水体会增加水体的盐浓度,而盐浓度过高会导致生物体的酶失活,酶的失活直接影响生命体的新陈代谢,阻碍生命体的生存。一般情况下生物生存的水体盐浓度不超过12000ml/L。

  2.石油化工水体污染物的根源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严重污染水体的物质,我们要对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使其含量控制在水体自动净化的范围之内,保证水体生物体系的正常运转。

  油类物质主要是因为石油化工工艺过程中接触的油气冷凝水、油类轴封和油罐等接触油的设备将大量的油类物质携带出来,最终排放在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这些水体中的油类物质的浓度远远超过的水体标准对于油类物质的规定(500ml/L~30000ml/L);硫污染物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再次加工的产生物,一般是由于催化裂化和催化裂解等工艺过程产生,经过分离器和富气水洗等程序排解到水体中,水体中的硫化物的浓度一般在50ml/L以内,几乎是标准的2.5倍,严重超标直接排入水体中会影响水体的质量;有机物质和氨氮物质主要来源于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等化学反应过程,这些过程会产生浓度为50ml/L的氨氮水体和1000ml/L的有机物水体,水体中的氨氮和有机物质都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溶解盐主要是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循环水场和电脱盐工艺过程而生产,生产中溶解盐一般在400ml/L浓度左右,但是由于循环水场的不断循环,浓度不断提升,从而促使盐浓度超标,影响水体质量,影响水体质量的物质不仅仅是这些物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仅做一个简单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