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 bzzcaijing
英国汇丰银行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汇丰)日前宣布,全球裁员近5万人,同时砍掉投资银行业务。这次裁员是该行首席执行官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其中一半裁员将出自出售汇丰在巴西和土耳其的业务。这让众多的汇丰员工感到不安。
其实,汇丰银行裁员并非独家,却是裁员规模声势最大的一家。早在今年4月麦格理计划裁减亚洲地区投行共80至90个职位,最多达到100个职位,相当于整个亚洲投资银行部一半的人手,主要涉及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印度及日本办事处。此外,摩根大通、美银美林等投行部门,也出现零星的裁员行动,里昂证券也出现请新人、换旧人的情况。
应该说,汇丰银行自1992年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集团,仅汇丰在我国的营业网点就达到150个,同时汇丰还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率银行,该行招募的员工亦堪称银行界精英。而今年以来,随着巴西、土耳其市场业务的低迷,再加上英国脱欧预期的增强,使汇丰不得不将重心移至亚太地区。那么像汇丰这样的国际知名投行,在一波波大规模裁员背后,究竟有何苦衷呢?
首先,按照汇丰银行的说法,日前要进行重大重组计划,在未来数年内,将裁员5万人次,达到每年削减100亿美元成本的目标。其实,早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内地银行业一样,该行人均创效水平正逐年下降和人浮于事现象不断涌现。而如今汇丰正在遭受着全球经济大环境下行趋势加大与全体实体经济持续走弱的“双重挤压”。
在这种情况下,汇丰银行宣布全球大规模裁员真实意图有二:其一,给职工提前施压和增加员工的应对风险的能力,最终锻炼一支“精兵强将”的团队,以赢得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二,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特别是汇丰在巴西、土耳其市场的业务低迷,拖累了公司的财务报表。而为了股东的利益,只有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员工人数,来确保汇丰的人均创效水平和提高运营效能。
再者,汇丰主动收缩战线,不再肆意向外“铺摊子”。 汇丰曾一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业务,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汇丰在一些国家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业务发展难有突破,最终只能铩羽而归。在这种情况下,收缩全球业务,那必然会大幅度裁减员工。
在过去几年中,汇丰在美国市场陆续出售了旗下的零售银行业务、信用卡业务以及个人无担保贷款和个人房主贷款投资组合业务。此外,汇丰有意出售土耳其和巴西的业务,削减约1100亿美元风险加权资产。资料显示,汇丰在这两国分别为旗下的第6和第12大银行。出售这两国的业务,料能进账超过40亿美元。应该说,汇丰在全球收缩业务,出售资产,回笼资金,就是为了等全球经济复苏之时,再进行扩张。
最后,脱欧入亚,将战略重心移至亚太地区。除了业务发展遇到瓶劲导致利润下滑之外,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新的监管规则也给汇丰等金融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秋后算账式的罚款,直接吞食掉了股东的利益。为了不使股东利益受损,汇丰裁员就只能势在必行了。
6月初,汇丰银行声明称,将向瑞士日内瓦政府支付4000万瑞郎,作为其位于瑞士分部涉嫌的洗钱案件的罚款。该行在声明中表示,支付罚金意味着对当地政府的赔偿,弥补其过失,同时将不会受到刑事诉讼。事实上,这样的罚款仅是汇丰过去几年中向多过政府缴纳的罚款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各种监管、税费等压力之下,汇丰、渣打、摩根大通等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迁移公司总部事宜。早在今年4月份,汇丰的股东就敦促这一欧洲最大的银行考虑将总部搬至亚洲,规避英国巨额银行税赋及其他与总部设在伦敦相关的成本。
另外,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称,汇丰和摩根大通正在商谈将部分业务从英国迁至卢森堡,因为它们考量到英国有可能退出欧盟。就在稍早之前,汇丰拟出11项标准,正在商讨是否将总部由伦敦迁至亚洲的香港。可见,汇丰将来要在亚洲特别是在广东省珠三角和东盟地区进行发展业务。所以,汇丰现在宣布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量裁员就是能够更好的脱身。
金融危机过去了7年之后,全球银行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裁员潮,而汇丰银行裁员人数更是让人咋舌。这一方面是因为汇丰银行需要提高人均创效水平和精简员工。另一方面,全球裁员是为了收缩战线,因为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继续肆意扩张,不符合汇丰的利益。最后,在欧洲国家的重税赋和处罚,使得汇丰这样的投行不仅将战略重心移向亚太地区,更想将总部迁至香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国际投行的汇丰在全球大裁员便不足为奇了。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