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知识管理八策(五)
5、视窗天下,如虎添翼
如果说以“软”致胜使微软公司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那么之后的视窗更使得微软如虎添翼。
1995年,微软推出真正强大而完整的32位图形化操作系统--视窗95版和视窗NT版。新产品充分支持英特尔奔腾微处理器以及网络和多媒体厂商的硬件功能,使用户得以享受多媒体、资源管理器、高速运算、集成网络、免费互联网络浏览器等多项功能。这些举措直接扰乱了已经拥有可观的市场价额和地位的企业应用软件的竞争者。一时间,微软的竞争优势增加好几倍,Sun公司、甲骨文公司、美商网威甚至IBM公司都把微软公司视为最大的对手。
个人电脑软件领域比企业综合化发展的市场要窄小得多,它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市场,因此,专业化发展必须具有广泛的市场适应性,尽量延伸产品的种类和花色,扩大其市场的范围。这就是微软单靠一类产品跻身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重要原因,也是知识型企业取得成功所要克服的关键。俗话说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微软的产品创新了一条用行业标准来规范自己产品的发展道路,这使微软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一流企业。
视窗95的背景是令人遐想无限的蓝天白云,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表明了微软人的用心和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然而,视窗95推出的意义不仅在此,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操作系统研发的新大门,是解放计算机的强大推动力,为计算机更广泛的进入社会创造了条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一,运行视窗95,对个人电脑的配置要求最好是586,这样就加快了硬件的更新换代,因为硬件的升级是每个电脑用户必须考虑的。这对电脑硬件制造厂商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了。对于整个电脑产业来说这也是一台巨大的推进;其二,随着电脑硬件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由16位向32位过渡是必然结果。视窗95使文档处理和网络处理高速化,时间只是DOS的四分之一;与采用DOS或视窗3.1相比,系统内部资源可增加4-6倍。视窗95的推出推广了新一代的32位应用软件,使个人电脑硬件发展到即插即用,同时它在主流机上引入了功能强劲的32位操作系统;其三,扩大了即插即用功能。在接通电源后,视窗95操作系统可以任意插拔各类卡,诸如传真/调制解调器等功能,使即插即用功能随时发挥出来而不受电源影响,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所以说是微软的转折点,也是计算机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也是微软引导世界潮流的一个里程碑。
创新是企业谋求生存的灵魂,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像电脑软件这类的产品,如果不能够迅速的创新,只有死路一条。正是因为微软在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努力,才能够有这样迅速的发展。自1995年以来,微软的产品革新率就一直保持在71%以上,在2000年产品的更新率达到了73%。微软的自主创新、自我淘汰机制占尽先机,获得了滚滚而来的利润,大大提升了微软的品牌价值。当全球电脑用户不断升级换代时,微软不仅击败了IBM,还一跃成为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的旗舰公司。这也体现了微软公司的知识管理即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价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