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知识资本实质的再认识
由于知识资本是一种全新的资本形态,尽管中外学者屡屡给知识资本多次下过定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会感到知识资本确实像个精灵一样,来无影去无踪,让人琢磨不透。例如,“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活动,是一种动态资本”的说法,强调了知识资本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但未能揭示出知识资本的本质。对于企业来说,制造产品没有技术知识行吗?企业进行生产没有管理知识行吗?“知识性活动”在企业是古已有之。众多的知识隐含在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企业的应有之义。为什么突然间知识身价抬升,成了知识资本呢?再如,“知识资本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观点,强调了知识资本量的规定性,但却忽视了知识资本的质的规定性,企业的账面价值是可以计量的,而企业的市场价值又如何准确计量?因此这个差额根本无法算出,估算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知识资本的价值。再如,“知识资本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总和”的定义,只是说明了知识资本的结构特征,而未揭示出知识资本的本质属性。无形资产的外延远不只专利和品牌的范畴,用无形去解释知识资本,恐怕是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知识资本只有放在创新的范畴才有可能说清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它要素的配置都以知识要素为核心,形成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结构特点。但知识本身仅仅是生产力的潜在要素,并不能独立地作为现实生产力使用。创新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过程。因此,知识资本实质就是创新资本。知识资本包括用于创新的资本、实现创新的资本和创新成果蕴含的资本。
一、知识资本是用于创新的资本
创新是一种知识性的智力劳动,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包括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知识的积累越多,创新的成功概率越高,创新要求企业不断提升知识的储备总量。企业要增加物质资源的储备要多盖仓库,知识只能储备在员工的“知识仓库”里。企业最重要的知识资源载体就是员工的头脑。要增加企业的知识储备总量,就必须让员工持续地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吸纳专业知识和各种各样的稀缺知识。作为每一个知识资源载体来说,其容量是有限的,而且由于个人的素质和天赋的差异,能够承载的知识种类和知识难度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企业员工的“知识仓库”大家存储的都是一样的知识种类和一样的知识难度,那么,这个企业的知识储备总量就是相当有限的,不是所有“知识仓库”知识的总和,而是只相当一个“知识仓库”的存储量。要提升企业的知识总量,就有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知识互补的问题,而且还有吸纳知识种类和知识难度不依个人兴趣和个人爱好,是根据企业创新、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取舍的问题。这就牵扯到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作为每一个“知识仓库”来说,既有愿不愿意增加知识的储备量,还有能不能将储备的知识主动积极地用于创新。这些问题需要靠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核心价值观来破解,来推动。这就牵扯到团队素质提高的问题。总之,凡是为了增加企业知识总量而涉及的员工学习和培训,凡是为了增加企业知识总量而涉及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团队建设所投入的资本,即所有用于创新的资本,都属于企业知识资本的范畴。
(节选自《中国创客》一书,载“百度阅读”,作者:刘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