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银行成立的利与弊


金砖银行的成立,缘起一个关于新兴市场的梦想,从更大的角度而言,是资本自由、平面的世界的一个梦想。如今回想起来,恍如隔世。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梦想照进现实,总是伴随着扭曲,和不断的妥协一起起舞直到偏离了既定目标为止。
  当然,这种感慨即熟悉也比较无聊,让我们回归现实,看看金砖银行成立的喜与忧。
  金砖银行成立的喜,应该有两个层次。
  首先,用比较低级,略带点阴谋论的说法,是金砖国家使对IMF和世行改革缓慢的不满。不能不说,肯定你有这方面的意思,但这个意思真的不大。毕竟,金砖国家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总体而言是不缺钱的,对IMF和世行的不满也仅仅是不满——都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钱不是重点,重点在于IMF和世行后面的航母。因此,对于这个经济次序,不满是有的,而推翻对于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兴趣都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金砖国家依然还是需要维护IMF和世行的地位的。
  其次,用比较高端的看法而言,金砖银行成立,是资本自由的一个有益尝试。
  有个古老的话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如何克服南北差距?以往,我们将其归结为世界市场的人为不平衡,或者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构建的经济秩序不合理。而在这个经济秩序在资本家的不断冲击下,依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言以蔽之,资本流通的不自由。
  我们的理想国是什么?是非洲的部落居民能够和卢森堡的居民在一个市场上实现资源配置,事实上,中国给世界提供的最大的经验就是当农民工和海归同台竞技后焕发的巨大能量。而这个理想,在各个国家之间各种限制——包括移民,包括福利,包括政治等等多种因素下举步维艰。
  金砖银行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投资上较低的门槛,具备更大的资本自由,而这一点,目前看IMF和世行都不具备,或者说,在日渐陈腐的现代经济秩序下是不具备的。
  所以,不在于钱的多少,我说过,钱不是问题,而是一个关于自由投资的态度更重要。而这一点,不是什么TPP这类高门槛低回报,投资严重受限——确切的说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限制可比拟的。
  而为什么金砖银行也有忧呢?
  正如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各自目的的不一致,需求的差异,不断的妥协,导致金砖银行有走入瓶颈的危险。
  三个主要矛盾,首先,就是金砖银行的政治性。
  一个国际组织,如果说没有政治性那就是天方夜谭。换个说法,一个国际组织,如果没有政治性,那就是寸步难行。
  金砖银行各个参与方政治目标截然不同。
  一般而言,我们对金砖银行的政治理解就是如同TG的宣传一样,是反对一超独大,形成多极世界。问题在于,除了俄罗斯,其他方对于多极世界没有什么想法,因为都不是傻子,论国力论摊子之大,其他国家无法和中俄相比,不在于经济问题,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这两个国家都是五常,都拥有核武,无论世界如何变迁,多极肯定不包括南非、巴西等地区大国,至于印度,虽然其民族自尊心不允许承认这个问题,但除非发生深刻变革,否则其自己也知道难以实现。
  当然,世界比小说传奇,这些国家乌鸦变凤凰也说不定,但就中短期目标而言,这个问题还提不上日程。
  其次,就是金砖银行的经济结构问题。
  金砖银行的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是是不对等的。举个简单例子,对中国而言,其他国家都是初级生产资料和市场,有点十九世纪的感觉。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是个工厂而不是市场,其商品完全无法进入。
  一个曾经的疑虑就是是不是中国不但把店铺开在自己家,还要把资本直接摔在脸上?表面上,金砖银行各个参与方经济目标大多是锁定在面对金融危机的一个蓄水池——事实上这个理由是非常牵强的。而实质是想表达大家去挣别人的钱去,比如非洲。当然,最大的可能是这些钱依旧在金砖银行的各个国家——除了中国外——寻找机会。这个结果有利有弊,我前面说多,这些国家并不缺钱,缺的是自由,而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各种限制,而这种限制是有利于维护各个国家的经济秩序的——先不考虑其合理与否。
  最后,就是和世界经济秩序关系问题。
  这个没啥可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主导的摆脱美元霸权和美国主导的维护美元霸权的关系,这个是个长期的斗争。
  金砖银行的成立,个人认为可以谨慎乐观,是一个大的格局中的一个有益的小事情,当然,可能会发展至和世行抗衡的地步,从而构建新的经济乃至政治秩序,不过这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坚持理想,做好当下,是金砖银行目前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