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接受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当日本政府把“不正常的历史”认识当成“正常”时,它实际上已自我奔走在不正常的道路上。日本众议院716日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新安保法案。此前,日本众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715日凭借自民、公明两党的赞成票强制表决通过了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

 

面对日本国内针对安保法案持续不断的反对浪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713日晚间在自民党的网络节目上辩称,确立安保法案是为了“事前做好准备”,以最终达到 “抑制战争”的目的。

 

尽管安倍对安保法案进行辩解,但这一法案的通过,对于日本内外政策走势都有很大影响,而在目前中日两国社会氛围相当低潮的情况下,中国官方与民众的反应激烈本是意料之中的,也许,这正是日本方面希望达到的效果之一。

 

所以,日本此次通过新安保法案,主要目的是要实现日本“正常国家”。而这一变化对于中国直接和首先的挑战还不是安全或国际格局方面的,而是对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国际意识和理解力的挑战。

 

其实,近年来日本朝野要求摆脱战后体制,成为“正常国家”的呼声非常强烈。特别是安倍晋三上台后,经过其推波助澜,这样的呼声被推向了新高潮。

 

现在看来,近三年来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争议日益对抗化的背景下,安倍政府开始了修宪历程,而在日本宪政体制自身的约束下,修宪的困难使其换用宪法解释的方法。不过,安倍利用执政党——自民党在国会占据多数席位的条件,采取以快速通过安保法案的策略,实现集体自卫权解禁的目标,为将来修宪打下坚实基础。

 

2014年的新年感言中,安倍明确表示,将致力于在2020年以前全面恢复日本的“正常国家”地位,安倍在新年感言中预言,日本到了2020年将全面恢复“正常国家”地位,并强调,“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这是应该朝着日本‘建设新国家’迈出一大步的时刻”。

 

安倍之所以对恢复日本“正常国家”信心满满,以致于确定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中国要阻止日本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正常国家”,存在很大难度,因为日本背后有一个意图“制衡中国”的美国。当前,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大都停留在“批评”的层面上,而能够对日本施以最大影响的美国,其政策抉择自然更不会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

 

其次,日本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它不是通过检讨历史问题来进行国家的“正常化”,而是想论证它没有做错事情,论证战争的合法性,这当然是中国等在二战中受害的其他亚洲国家所不能接受的。要进行国家正常化,必须寻找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日本是一个孤岛,没有地缘可以寻求,只能在中国以及东亚国家的现有格局中寻求突破。

 

对安倍来说,内阁支持率也好,安倍经济学也好,靖国神社问题也好,都是改造战后日本国家体制蓝图的手段,其最终目标是令日本“正常国家”。安倍政府的对华外交,也必须放在这样的脉络下来理解。从日本政治精英的整体认知来看,日本的自我身份认同一直以来就和其中国认识紧密相连。

 

对日本是不是“正常国家”了这个问题,现在有肯定的答案了。在中国等日本周边国家看来,日本众议院此次通过安保法案,已为日本成为了正常国家打下了基础。再说,前不久日本国安委用随后签署的新版国家安全策略这一首个关于日本对外政策制度改革的具体结果在制度上确认了这一“正常化”。

 

问题是,中国能不能接受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答案也许有好几个,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不必因日本寻求“正常国家”感到恐慌,在1937年尚且坚毅沉着的民族,为何要在2015年失去自信呢?现在,是告别极端民族主义的“恐日症”的时候了,中国应该向世界展示自身作为正常国家的自信、力量、善意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