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部创业激发沉睡的激情(7月22日)


以内部创业激发沉睡的激情(7月22日)

 

关键词:企业战略  内部创业  活性机制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罹患各种疾病。所在的企业究竟是谁的?自己的努力到底能给这家企业带来什么价值?有谁能跟自己共同努力?希望以实际行动扭转颓废现状的人占多大比重?比如缺乏动能与激情,贪恋稳定而用怠速方式去打发时间,或者虽然貌似很忙碌,其实绝大部分都没有在创造价值,而是在进行资源分配。

就如国家划定自由贸易区,设定重点扶持产业一样,企业也需要通过内部创业机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过制度化调整重新划定实验区,比如某些欠发达的业务模块、或者是面对重大行业变局与产业机会的领域,或者处于相对尴尬状态中的业务,都可以通过放宽政策约束,提高分配比例等方式去提炼其高速成长的基因。

 

内部创业是重新焕发企业激情与活力的主要方式,就像鲶鱼效应,几条不停地游弋的鲶鱼就可以让沙丁鱼保持运动状态,并增强活力。

内部创业是为已经进入正轨的企业重新输入活性基因,会让有限的劳动时间得到更充分地利用,并自发地延长主动工作时间,调动内在驱动力的基因,需要循序渐进,打造从不敢想到敢想,从不愿意想到愿意去想的思维方式;从感觉没有意义到感觉意义重大,从无奈的焦灼到图谋破局的势能。

思维方式从漫无边际的空想到有的放矢地支撑,从立足眼前到具有前瞻性,从现实导向转变到目标导向,从结果导向转变到管理支撑,从需求导向到产品支撑。把远景拉近,把目光放长远。经过思考的轮回,每个人把自己的目标变得清晰,从亮点到框架,再从轮廓到格局。从质的规划到量的规划,把梦想拉近到现实。

 

身在内部创业机制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先做好自己,再寻求帮助。关键是你的着眼点是什么。定会有些人的潜能得到激发,一些习惯于慵懒的人逐渐变得活跃,一些实在无法跟上企业发展节奏与步伐的人选择边缘化与自我淘汰。

企业机制的优化,需要多从心理层面做工作,以积极思维方式与潜能激发为核心,先行撬动心理杠杆,然后再谋求外部支撑。到外部市场找到痛点,提出全新的服务组合,经过诉求点提炼与包装,业务流程梳理,核心团队组建,重点客户争取,增值策略提升逐步实现价值回归。

在市场拓展的同时,不仅需要提出市场概念,而且主动吸纳资本支撑。建立网络展示与线下互动平台,采取与外部掌握资源的机构进行结盟与合作方式。将商业机构与现有文化资源结合,尽量多挖掘现有商业空间的潜在价值。

 

既然是资源整合,那么就需要突出核心诉求点,从平台搭建到服务支撑,从媒体运作到资本运作,以整体格局与资源整合方式来实现。当遇到硬性投入的时候,商务空间需要整合外部碎片化的资源,尽量采取非办公化与非集约化的管理方式。

在具体定位方面,自身所提供并突出的核心是以视觉导入、形象提升与异业联合等方式为核心专业服务,以项目的参与者角色出现。采取松散式的服务方式进行外部资源整合,以联盟方式进行线上与线下交流。随着业务衔接的紧密程度,将松散型变成紧密型,完善人员与团队架构,并依托实务发展,来强化团队建设。

 

在具体阶段性规划方面,从产品推出,客户寻觅,及时进行成功案例的整理与交流,在平台搭建的基础上,形成电子化的传播方式,逐渐形成在特定市场的影响力,在企业内部创业的平台上,即使仅仅是提供了助跑的预热,都可以在相应的基础上,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如果形成主导的业务格局,当内部创业机制锁定了外向型的业务方向,形成核心优势资源,就可以形成业务的冲击力。在规划的时候,心理要重视自己;在执行的时候,在外边需要放弃自己。这也算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了。

 

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沿着光亮透过来的方向走向光明。比较现实的策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要以低调和平的方式入侵,以锦上添花的态度面对当下的市场,寻找恰当的资源互补方式,在过程中逐渐做到左右逢源。

很多时候,从一个角度看想再多也没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想就更没用。或许我们只需要换个角度,就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做事与做人之间,总是会有相通互补的地方。也总是会有做正确的事情,然后再求正确的方法的过程。

平台搭建与创业起步的时候,需要资源整合,就需要采取出让利润的方式,而自己仅仅混个参与者,行业的参与者与产业的参与者。未必需要有可观的利润,重要的是生存下去,而不是让自己过于招摇,过于惹眼。

贾春宝

2015年7月22日星期三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