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之经济博弈


  美大博弈的核心内容还是经济博弈,但是,前提是我们在军事上有同美帝抗衡的能力,至少可以自保。美日就不存在国家整体层面的大博弈,美德甚至美欧也谈不上,你赤手空拳敢跟一个刀架在你脖子上的大流氓谈啥博弈吗?日本还真就试过。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买美国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买帝国大厦等等,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说不》风靡一时(我就买过)吐沫喷美国满脸,忘记还有美国大兵驻扎在日本呢。结果被迫签下《广场协议》,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相当于日本经济体身上爬满了吸血蝙蝠和吸血蚂蝗,最后日本政府不得已刺破泡沫,股市楼市崩溃。丢下满目疮痍的日本,国际资本又先后转战拉美、东南亚,经过之处遍地萧条,东南亚金融危机又收割了日本一把,经营多年的东南亚市场也拱手让给中国。这才是日本经济停滞的真实原因。没有强大军队保护的土豪最终难免这样的下场,中国的历史也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2014年美国GDP大概17万亿美元,中国GDP按现行汇率大概折合10万亿美元。想起小时候我们玩烟盒,通常大家玩的烟盒都是团结、红灯这些常见中档烟盒,有一天一个大点的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几张中华的,他就规定短中华烟盒1张抵普通的5张,长中华抵10张。因为他拳头最狠,大家都没意见,心里想着反正如果自己赢过来也可以用相同的汇率抵别人的。可是过几天来了一个更大的孩子,他说中华烟盒上面有天安门,不带玩,也就是宣布作废。我们现在的货币汇率大概也就是这么整出来的,也跟这个一样不能太当真。先上一张图

  当我们只透过美元汇率这面哈哈镜来看中国经济的时候,荒谬就在所难免,比如中国的建筑业居然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至少近20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高楼在中国建造,新增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各种楼堂馆所、各类住宅等等,从建筑量上来看中国是美国的N倍吧。不知道美国的建筑都是啥材料做的,反正我们中国人建筑离不开水泥,我们就看看水泥消耗。据欧洲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水泥产量合计达到40亿吨,其中中国为24.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8.6%,紧随中国后面的印度占全球产量的7%,而美国仅占全球总产量的1.9%。比尔·盖茨曾在个人博客上表示,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消耗了66亿吨水泥,超过美国在整个二十世纪的消耗量。其它如住宿餐饮,中国也竟然只是美国的1/3强,我们的人口可是美国的4倍以上哦,美国人咋就那么能吃能睡?其它像运输仓储、批发零售、房地产都经不住细推。

  从GDP增量上看,我认为凭常识判断中国已经不输于美国。那么看存量?从比尔盖茨那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何况我们是新建的他们老旧的,破损的公路铁路不会像瓷器古董还会增值吧。

 

  如果不是美国,换任何其它国家拿这些爆米花数据跟中国PK,结果只能是直接被中国KO。但是美国除了GDP数据外,还有其它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经济力量,使得它在经济危机严重失血之后,仍然能做到股市汇市长期维持高位,并且仍然可以对其它国家发动金融攻击。

  首先是美元。美元作为最强大的国际流通货币,最高时达到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90%以上,现在仍然在60%以上。国际石油及其它大宗商品交易几乎全部以美元计价美元结算,美元目前仍然是世界最获认可的国际流通货币,这意味着美国可以瞬间制造出天量的流通货币来换取世界各国的商品,可以对世界大宗商品、股市楼市乃至日常用品的价格等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可以决定很多中小国家经济或繁荣或萧条崩溃。

  控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特别是国际清算银行,它相当于国际货币流通的总交换机和总开关,也是国际货币流通的监视器。如果一个国家受到这个组织的制裁,它就很难开展国际贸易,从经济上被同国际社会割裂开来,像朝鲜、伊朗和曾经的伊拉克等,经济和民生陷入困境。

  通过经济力量控制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媒体,培养安插了大量亲美势力,比如中国,能提前获得很多国家的经济决策并施加重大影响。等等。

  因此,中美经济实力对比绝不仅仅是两国GDP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