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努力让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新安保法案获得通过上,花费了大量的政治资本。
虽然新安保法案上周四在日本众议院过了关,但安倍正面临他此前可能没有预料到的巨大麻烦。连日来,日本各地不断爆发抗议安保法案的大规模集会。日本媒体上周末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大幅下跌到三成多,不支持率则上升到50%以上。
日本《每日新闻》7月17、18日的舆论调查显示,表示不会支持安倍内阁的比率增至51%,增加了8个百分点。这是继2012年12月安倍内阁上台后,表示不会支持的回答比率首次超过半数。35%的支持率也是安倍政权上台后的最低支持率。
继安倍支持率下降后,还出现了“绝不会原谅安倍政治”的示威口号。18日在东京、名古屋、北海道和广岛市等日本各地,市民们拿着写有“绝不会原谅安倍政治”字样的牌子示威,抗议安倍政权强行处理集体自卫权法案。东京国会议事党、名古屋市中心广场等地都有示威队伍,示威者们手举写有“绝不会原谅安倍政治”的大字报,高喊口号。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截至今天(7月20日),安倍担任首相的时间将达1303天,超过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外祖父岸信介,在任时长跃居历届首相第6。岸信介曾于1960年修订《美日安保条约》,安倍也继承其“衣钵”,不但向国会提交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安保相关法案,还将岸信介没能实现的修宪纳入了视野。
不过,在日本舆论看来,对于安倍坚持要推进的安保政策,反对意见根深蒂固,他与岸信介一样面临着谋求国民支持的难题。岸信介曾在美苏冷战时期试图通过修订《美日安保条约》来重塑美日关系,安倍则希望通过新安保法案构筑“为世界做贡献的美日同盟”。
正如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所说,“安倍是深受其外祖父影响的政治家。自觉认识到保护国民生命及和平生活的重要性并为此行动”,许多人都认为两人有相似之处。
岸信介是二战的甲级战犯,却从未受审,1957年在美国的默许下,他还当上日本首相。在从政生涯中,岸信介自认的最大“勋业”就是强行通过“安保改定”(即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中的“美国可以保卫日本”,改成“必须保卫日本”)。
岸信介的“安保改定”是和修宪紧密相连的。和平宪法没有修改,日本没有摘下战败国的帽子,他称是死不瞑目。岸信介说:“修宪,今后非搞不可。这在我眼珠子还黑时恐怕做不到了,但我认为绝对不能扑灭这个火种!”
新条约虽未超越和平宪法框架,却是修宪重要一环:先摘掉战败国帽子成为“正常国家”,再择机修宪。新《日美安保条约》是岸信介最大政绩,却遭到数十万国民反对。1963年,,发生女大学生桦美智子抗议时竟遭枪杀事件,导致日本国内示威浪潮不可阻挡,逼停美国时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访日,岸信介被迫辞职。
事实上,安倍从政后获得的资源也来自岸信介的政治遗产。2007年9月26日,安倍是以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路线继承人的身份登上首相宝座的。而小泉就是岸信介所在的自民党岸信介派系的继承者,从关系上说,小泉对于安倍的重用,可以说是对岸信介的报答。安倍多次提出“日本战犯不是罪犯”的观点,从其家庭背景来看,这是不足为奇的。
如果说2007年“抱病”辞去首相的安倍羽翼未满,现在自己领导的自民党以及执政联盟公民党在国会中占据三分之二的优势,那么,就给安倍一个梦寐以求的修宪良机。记得2013年4月28日,在日本主权恢复日纪念仪式上,安倍讲完话后,率议员高呼三声“天皇陛下万岁”,震惊世人,因为那是二战前日本帝国议会的传统,日本媒体都立即掐断直播信号。
2016年日本参议院将进行选举,假如自民、公民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能取得2/3以上多数议席,安倍就很可能制定新的宪法,进而将新安保法“固定化”。否则,安倍的这些法律就违宪,也会激起日本民众更多抗议。长此下去,他很有可能出现剑走偏锋,从而重蹈岸信介因修宪遭到国民反对而被迫下台覆辙,最终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