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昨日(周一)开盘后,大盘承接周五的跌势大幅低开,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盘报3725.56点,跌幅8.48%,成交额7213亿元,创8年来最大跌幅。深证指数收盘报12493.05点,跌幅7.59%,成交额6677亿元。创业板收盘报2683.45点,跌幅7.40%。两市近2000个股跌停。
从下跌幅度看,沪指重挫8.48%,创出2007年2月27日以来8年的最大单日跌幅纪录,同时也是本世纪第二大跌幅纪录。从下跌点数看,沪指创出史上第7次300点长阴,深指同样创出史上第6次千点长阴。从阶段区间来看,最近30个交易日两市有12天跌幅大于3%,为A股25年来最差纪录。
面对股市再次暴跌,专家们给出了七大理由:①有关救市政策退出传闻接二连三,市场患上了“政策依赖症”; ②前期大量停牌避险的个股开始复牌,近900亿元解禁股市值压力集中;③IMF敦促中国退出救市措施,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做多动能;④猪肉价格走高或拉高CPI到3%,货币政策或陷两难打压股指下行;⑤多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再遭调查;⑥前期抄底资金获利丰厚,出现了一定的抛压动能;⑦5家券商遭遇等级下调。
对此,投资者再次将目光投向监管层,希望国家队再出手“救”一下市。很多人在问,曾经在指数下跌时拉升银行石油股的国家队去哪儿了?而笔者认为,政策救市主要目的是要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并不是让股市只涨不跌。如果目前点位股市估值依然偏高,国家队的作用也只能是短期内迟滞一下股市下跌进程。那么真正吓退A股的做空力量来自何方呢?
首先,自7月9日以来截至上周五,A股市场已经累积了一定程度的涨幅,其中上证综指上涨16.1%,深证成指上涨22.4%,创业板指上涨22.6%,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分别上涨14.0%和27.6%。此间,累积涨幅在50%以上的股票达到750余只。这种涨幅下,市场客观面临较大的获利回吐压力,在调整过程中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导致了跌幅放大。
再者,A股市场的估值依然偏高,远没达到去泡沫的程度。前面反弹到4100多点时,跟6月24点时超过100倍的市盈率股票比例差不多,也就是说股市泡沫依然没有去除,系统性风险还是存在,市场自身仍有“去泡沫”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国家队的救市力度稍有松懈,整个市场就会摔得更惨。
其三,做空机制和资金杠杆一样都没少,只是在之前证监会严查的情况下稍有收敛而已。自从监管部门频出救市组合拳之后,很多投资者已经坚信,股市在政策的呵护下“只涨不跌”的神话。于是市场内的融资、场外配资、伞形信托等资金杠杆形式又开始抬头,只是要比之前的5178点时稍微好了一点。而股市的资金杠杆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在集聚巨大投资风险。
此外,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依然存在。就在前几天,笔者曾撰文预警,当时沪指站上4000点和半年线,但三大期指却大幅贴水(就是期货价格远低于现货价格)。截至7月21日收盘,期指较现货仍然保持深度贴水。沪深300指数主力IF1508合约贴水197.01点;中证500指数主力IC1508合约收盘贴水505.46点;上证50指数主力IH1508合约贴水106.77点。这意味着,在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现货指数下跌,来解决股指期货和现货之前的巨大贴水问题。所以,股市出现调大级别调整并非没有预兆,我们完全可以从期指和现货之前的巨大贴水可以窥出一二。
最后,市场在暴涨之后出现暴跌,如果政策不干预市场,那么股市在跌到一定程度上,自身也会止跌企稳,而当资本市场受到政策的干预之后,短期内下跌的动能被遏制了,但并不代表就没有了,只要政策一出现“真空期”,做空的动能便会马上加倍释放。
所以,笔者强调,在股市暴涨之时,既然监管层没能遏制住膨胀的泡沫,同样在股市暴跌的去泡沫进程中,政策救市依然难以逆转大局。所以在每次政策救市的药力过后,往往会迎来更大一波的暴跌行情。
A股仅用去了一天时间,便将之前的六日反弹的硕果全部抹尽,这让市场又急呼政策再来救市。而笔者认为,政府救市成功与否关键看三点:一是当前的股市是否存在着泡沫,如果在挤泡沫途中救市,那是人为干预市场的行为,结果适得其反。二是政府在救市时要果断,而现在中国股市的做空和杠杆并没有被完全禁止。这种情况下,暴涨暴跌将成新常态。三是政府在重大危机来临时刻救市效果大,而市场患上救市依赖症,督促政府频繁出利好救市的药力将会削弱,最后甚至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