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锤炼“三严三实”作风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锤炼“三严三实”作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7月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2015年7月2日人民日报)

  全面深化改革,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关键,更是锤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的主阵地,是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要想得到全面深化,没有严谨务实的作风,没有敢于拼搏、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难以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关键节点上,更加需要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这既是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思想上要严与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越是要重视思想认识问题。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地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政策精神,做到思想认识上不偏离、不虚空、不迷失,确保改革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看大局、明大势,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站在改革全局的高度,正确看待局部利益关系调整,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形成推动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绝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满足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停留在一知半解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谋划上要严与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进改革,首先要做好规划、抓好谋划,并且谋划要早、谋划要严、谋划要实,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更不能乱放空枪、虚晃一招。要严把质量关,始终把改革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问题导向,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每一条改革举措都要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便于基层理解和落实。要联系实际抓谋划,把好改革方案的主旨和要点,把准相关改革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实化细化,使各项改革要求落地生根。要防止在谋划改革的过程中好大喜功、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热衷于空对空,甚至弄虚作假。要严格规划、务实谋划、科学筹划各类改革,区分轻重缓急,掌握重点关键,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行事、胡乱决策。

  落实上要严与实。三分部署,七分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依靠各级各地各部门以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执行、实落实,如果仅仅停留在文件旅行、材料长征,只会使政策措施落空、改革巨轮搁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干部,必须严格规范、到位到边到底地严抓落实、狠抓落实、重抓落实。凡是中央或上级确定的改革措施、制度规范,必须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决不允许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玩花样、乱折腾,并在抓落实、促发展的过程中转变作风、提升本领、锤炼品质,以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实效推进各项改革部署从“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让全面深化改革这艘时代巨轮在艰难险阻、急流险滩中行稳致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集中力量做好督察工作,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严厉惩戒,从而倒逼各层各级责任主体履职尽责。

  改革无止境,作风建设更是永远在路上。将“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才能确保改革不虚无、不落空。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理清思路,细化方案、务实行动,严字当头、实字打底,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持续发力、精准用力,以“钉钉子”的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自觉,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倪洋军)

相关新闻: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