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为什么能团结的像一个人


 文/张从忠


传统犹太人的住宅是围绕犹太会堂建设的,目的为了相互照应,共同应对危机困难。犹太会堂,是犹太人的聚会场所。根据犹太教律法,成年男人一天必须由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祈祷三次,犹太会堂最早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设立的。犹太会堂不仅为了祈祷,还用于公共活动、成人和学龄儿童的教育等,由于犹太人大部分从事商业,犹太人的子女放学以后一般会在教堂做完作业后回家吃饭。犹太会堂有两位领导者,一位是大家公选出来维持教堂事务的大拉比(精神领袖),另一位是负责宗教事务的“拉比”(负责解决犹太人的烦恼或犹太家庭纷争)。犹太教徒每天早晨、下午、傍晚要祈祷三次,每天的祈祷可以在家里或办公室里进行,但安息日和重大犹太教节日必须聚集到教堂集体祈祷,根据不同的祈祷人,要安排在不同的房间,比如儿童们在一起,少年在一起,男人们在一起,女人们在一起,同一家族在一起等。按照犹太教的规定,安息日是不能工作的,也不能谈论工作,必须中断旅行安静地休息。如果旅行中的犹太人到了一个安息日中的社区,那里的人就会留他住宿,准备丰盛的饭菜。这种自然建立的人际网,经过长年累月积淀,人脉关系就非常牢固。所以犹太商人之间是非常信任的,因为一旦被发现有不诚信的行为,这个犹太人就会被列入犹太人商帮的黑名单,从此成为孤家寡人。

1、希伯莱语

希伯来语是犹太教的宗教语言。在过去的2500年里,古代希伯来语是撒玛利亚人的礼仪性语言。

犹太人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根据圣经记载,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巴勒斯坦,他的后代分为两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古兰经中也承认亚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犹太人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居民同化,但他们坚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维持民族的独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来字母书写文字,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犹太人,语言被同化,用希伯来字母书写的叫“拉丁诺文”;在德国、波兰的犹太人语言为“依地文”;在中国的犹太人,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吃猪肉,逐渐和回族混淆。因为他们信仰不同,在基督教国家受到歧视,不得拥有土地,只好经商,逐渐积累商业经验,基督教徒不允许放高利贷,而犹太人的信仰不禁止,可以从事信贷活动,逐渐成为欧洲的著名商人和银行家,更为低层平民所憎恶,不时发生打击犹太人事件。终于导致在希特勒德国发生迫害、消灭整个民族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大量移居美国和巴勒斯坦,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国,重新人为恢复希伯来语言,导致和当地定居已久的阿拉伯人的矛盾斗争,使中东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

公元前63年,罗马人毁掉了犹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犹太人被逐出家园流落世界各地。他们使用寄居国的语言,致使希伯来语作为口语逐渐消失,但作为书面语继续存在。19世纪后半叶,有一个犹太人决心复活希伯来语,这位生活在立陶宛的犹太青年叫埃里泽·本·耶胡达。(犹太人之子)1879年,耶胡达发表论文《事关大局的问题》,认为在现代世俗世界同化的压力下,犹太民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而生存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语言。因为“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家园”才是祖国,这是犹太民族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民族延续和民族复兴,犹太人必须重说希伯来语。1884年,他开始编辑一份周报,进一步宣传他的思想;同时,为了证明古语能够新生,供现代社会使用,他着手编纂一部字典,并积极扩展词汇量。189012月,他组建了一个希伯来语委员会推广希伯莱语,耶胡达的这个举动成功唤醒了绝大部分有识之士,他找到了成千上万愿意实践希伯莱语和思想的志同道合的犹太人。在这个萌芽的教育体系中,建立希伯来语的尝试所遇到的困难不难想像,正如当时的老师所言:“气氛浓重压抑。难以想像和描述第一颗种子是怎么种下去的。我们像哑巴,结结巴巴的,要手和眼来帮忙。”经过艰苦的摸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巴勒斯坦地区全部使用希伯来语的幼儿园、中小学和专业学校已达64所。终于,入学的儿童把自己看成了希伯来语事业的拥护和保卫者。曾有这样一个报道:有人从一个小女孩手中抢走一个布娃娃。才上学一个月的女孩吃了一惊,抓住那人的衣袖,用希伯来语叫道:“还给我!还给我!”那人装作听不懂,要女孩说意第绪语,但女孩坚持说希伯来语,宁可因此失去布娃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的犹太人慈善机构出资在海法市筹建一所技术学院 (后来的海法理工大学)。规划者认为,由于德语是国际公认的语言,新学院中讲课要用德语。消息披露后,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举行了一系列的示威、罢工、罢课和抗议集会,开学典礼被迫推迟。同样,其他学校也开始用希伯来语讲授全部课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技术学院以希伯来语为唯一授课语言;第一代说希伯来语的家庭也出现了。

1917年,巴勒斯坦地区8.5万犹太人中有3.4万人把希伯来语当做第一用语或日常用语。希伯来语的延续得到了保证。1923929日,英国托管当局承认了希伯来语的地位:“阿拉伯语、英语和希伯来语为该地区的官方语言。”虽然希伯来语在19485月以色列国建立前后还经受了多次挑战,移民数往往超过了原有居民数,然而希伯来语作为存活语言的地位从未动摇。现在,希伯莱语是以色列国的官方语言,使用者人数为750万人,在美国犹太人中希伯莱语的使用者大约有20多万人。

2、拉比

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攻占耶路撒冷,圣殿再度焚毁,犹太人四海飘零,处于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统治之下。为适应各地不同的现实生活,犹太教内部需要对自古流传的律法经典重新解释。原来集中于圣殿的祭司献祭仪式已无法举行。各地出现犹太会堂,教堂又逐渐成为犹太人宗教生活的重心。拉比就是犹太教的传教士,是对精通犹太传统和律法人士的一种称号,但是“拉比”更像是向青年一代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者。

作为共同体的指导者,拉比如果被任命为礼拜的主持,那他会更受到敬仰,因为主持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犹太教禁止他们把专业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拉比不能做生意,犹太会堂的收入主要来自慈善捐款。这里,拉比主持需要由众人推举产生,而不是毛遂自荐。犹太人有自己的交流会。所谓交流会,就是不问部族,在长者们的指导下进行运营,处理共同体内部和外部问题的组织。

美国的犹太报纸《前进日报》曾经搞过一项关于神父、新教牧师和拉比收入的调查。收入最低的是天主教神父,2001年的平均收入为2.5万美元。新教牧师略高,2000年一个全职牧师平均收入4万美元,包括住房补贴。拉比的收入则远远高于前者,在2008年和2009年,700人以下小型社区的保守派犹太教拉比平均收入为13.7万美元,1000人以上的大社区,拉比平均收入为20.7万美元。改革派拉比们的收入更高,700人以下小社区拉比收入达到14.6万多美元,1000人以上大社区拉比收入高达23万美元,这还不包括那些秘而不宣的住房津贴。

从拉比犹太教传统,高收入的现象其实不难解释。犹太民族一向有位贤哲之士提供优厚物质生活条件的传统,拉比犹太教只须始终秉承这一理念,拉比们的收入就会很高。与广义的基督教相比,这种理念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不把金钱看成一种罪恶。资助贤哲带有一种财产转移的性质,而不只是施舍。

要理解这一点,不妨看一个犹太故事。拉比阿奇瓦是拉比犹太教历史上最顶级的四五个贤哲之一,据说经他整理的律法系统,后来成为拉比犹太教经典《密释经》。阿奇瓦年轻时一无所有,替一个叫卡尔巴的富翁放羊。东家的女儿蕾切尔爱上他的才华,以阿奇瓦学经为条件委身下嫁。卡尔巴一怒之下将女儿逐出家门,并发誓分毫家财都不给她。夫妻二人穷困潦倒,冬天只能睡在草棚里。据说先知以利亚为了给他们一点鼓励,装成乞丐向阿奇瓦讨要干草,阿奇瓦跟妻子说:“你看,还有不如我们,连干草都没有的人呢。”

贫困没能阻止这对夫妻完成当年的誓约。拉比阿奇瓦负笈求学十二年,学成归来,身后跟着一万两千名信徒。回乡之日,妻子衣衫褴褛地来见他,不明就里的门徒要把她赶开,阿奇瓦呵斥说:“你我所有的,原本都是她的!

卡尔巴过后仍然心疼女儿,后悔不已。但犹太人发誓受律法约束,不是想反悔就能反悔的。如今听说附近来了一位贤哲,有意借用他的律法权威取消誓言。斗转星移,阿奇瓦已非当年的羊倌。翁婿见面,卡尔巴没有认出。阿奇瓦问他:“如果当初你知道女婿是位贤哲,还会发那誓言吗?”卡尔巴回答说:“哪怕他只学会一章经文,一条律法,我也不会发誓。”阿奇瓦说:“我便是你的女婿。”喜出望外的卡尔巴当即分了一半家产给阿奇瓦。犹太富豪们也有一个共识,把金钱存入智慧,再通过智慧传播,创造更多的金钱。犹太人历经两千多年离散岁月,智慧是任何有都抢不走的,是永远不会丧失的财富。

所以犹太教是犹太人生存的基石,犹太会堂是犹太人自治的中心,拉比则是犹太人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决策者。在犹太人的世界里,男人是按照每十人为一个任务团队,每个团队的组长是由大拉比指定并听从他的指挥。另外,犹太教区内的女人和孩子也是按照“十人制”进行组织的,犹太家庭的孩子们上学和放学都是按照“十人制”进行组织的,所以犹太人从小就生活在高度组织化的环境中,任何家庭如果要作出重要决定都必须首先征求拉比们的意见。犹太人的“十人制”不仅仅是执行任务的团队,它还是一种流传几千年看待事件的制度,比如说“在十个人里就算有九个人都认为某一件事不可能发生的时候,那么第十个人就一定要去考虑这件事会发生,不论这件事儿看起来多么的荒唐。”是犹太教、犹太会堂和拉比将犹太人团结了起来,使犹太人成功繁衍了下来。犹太教的教义是:律法。谁符合了上帝的律法,谁就可以得救。

3、安息日

安息日的希伯来语意思是“休息”、“停止工作”。犹太教将犹太历每周的第七日定为安息日。在安息日劳动、工作以及与之有关的活动全都被禁止。农、工、商方面自不必说,就连写作、旅行、编织、裁缝、点火和做饭等都严格禁止。虔诚犹太教徒的安息日必须达到以下标准,才算遵守安息日的戒律。

1)时间日期

▲安息日开始时间:星期五日落之前。

▲安息日结束时间:星期六日落之后。

▲安息日的具体日期,只能以犹太历的公布信息为准。

▲安息日开始与结束时间必须精确到分钟。而且必须自行输入所在城市的经纬度。

2)禁忌

▲安息日禁止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所禁止的有39类工作 。

▲安息日禁止点火、禁止熄火。所有“发光发热”的电器设备,都在此类禁令之下。

▲安息日禁止离家,禁止搭乘一切类型的交通工具。由于连马车也被禁止使用,教徒们只有徒步去犹太会堂。这样也使得正统派的教徒以犹太会堂为中心,形成了各自的共同生活社区。

▲安息日禁止买菜做饭。所有的饭菜,必须在星期五下午日落之前预备妥善。所以,家庭主妇们不得不在星期五傍晚以前将第二天的饭全部准备好。厨房的炉灶或是煤气要留下小火,到第二天早晨可以将火放大用来加温食物。在安息日,吸烟是绝对禁止的。

▲安息日禁止开关一切电器设备,例如:电脑 电话 电视 电灯 电梯 电饭锅 电磁炉。

▲安息日禁止写字。写一个字不算写字,写两个或以上才算写字。 所以商人不能签署任何协议书和买卖合同。

▲安息日禁止做计划。因为人算不如天算。预测成功,有时失败,预测失败,有时成功。

3)读经祷告

▲安息日必须用希伯来语或英语朗读《Sidur》或《Machzor》。

▲安息日必须用希伯来语或英语朗读《Chumash》。

点蜡烛之后,家庭成员间互相问候“安息日好!”然后父亲带着儿子去犹太会堂。如果母亲或女儿有时间也应去犹太会堂。进入安息日的晚祷比平日的晚祷庄重得多,其间要唱好几首圣歌。在晚祷及次日的早祷中,去掉平日的赎罪部分,因安息日是欢乐的日子。在祷告中还加入很多欢庆安息日的祷词。祈祷结束后,大家互致"安息日好!"小辈的应向长辈和托拉学者主动问候。

4)三次葡萄酒祝圣

▲星期五晚祷之后(Maariv),晚餐(第一餐)开始之前(Kidush)。

▲星期六早祷之后(Shacharit),午餐(第二餐)开始之前(Kidusha Raba)。

▲星期六 安息日结束之后,点火仪式(Havdala)。

大家从教堂回到家后,再次互致“安息日好! (沙巴特-沙龙)”父亲把手放到子女的头上,默咏祝福祷词。从年长的孩子开始,每人一遍。进餐前通常大家围坐在餐桌旁,还要唱欢迎安息日的歌曲。家庭的男主人坐在长条形餐桌的尽头,女主人坐在他的左手。尊贵的男客人坐在男主人的右手。其它的人,也就是一般的客人以及家庭的子女,按夫妇坐在一起以及男挨男、女挨女的原则依次坐开。进餐前要由男主人做一个仪式,希伯来语叫凯度什,它和希伯来语中的“神圣”一词卡多什是一个词根,可见安息日的神圣性。主持人用不小于一个半鸡蛋大的酒杯,约7580毫升,斟满葡萄酒或汁。液体一直满到酒杯的边缘,几乎外溢出来。为防液体流到桌上,下备一托盘。主持人用右手把杯微微举起,咏相应的泊尔哈(祈祷词)。每念完一句,大家都要随一声“阿门!”。在泊尔哈里,简述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并且对上帝表示感谢,因在世界所有的民族中,上帝只选中犹太人,把戒律、爱心给我们,使我们圣洁。然后主持人抿一口酒,把酒杯传给妻子,妻子抿一口,再往下传,每人都抿一口。

喝酒之后大家去做礼仪性洗手。礼仪性洗手是用犹太人特有一个大水杯往手上倒水。这种水杯约有500600毫升,在杯的左右分别有两个把手。开始时先用右手握住杯的右把手,左手打开水龙头,接多半杯水。右手把杯递给左手,左手握住杯的左把手,向右手上倒水。然后再把杯传给右手,右手握住杯的右把手,向左手上倒水。洗完手后要咏相应的泊尔哈,咏泊尔哈时双手抬起,一定要齐胸,绝对不能双手下捶。

面包一定要两个,并盖上一块白布。这白布象征犹太人在远古流浪时面包上的露水。切面包前也要咏相应的泊尔哈。切完后,撒上一些盐,主持人自己先吃一口,然后分发给大家。这里要特别注意,自洗完手直到咽下第一口面包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大家不能说话,但可发声。吃下第一口面包后大家就可说话了。大家可以海阔天空地无所不谈,但习惯上谈话的主题是托拉、塔木德以及圣贤的著作以及学习心得。大家边吃边唱。安息日期间唱的歌有几十首。从不同国家来的移民带来了不同风格的歌曲。歌词都是取自托拉或哲人们的话。习惯上在席间,主持人要讲解某圣贤书上的某段,并向大家发问,然后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大家共咏泊尔哈饭后感恩,晚餐结束。

次日的早祷是整个安息日的重头大戏。与平日早祷比,最大的不同是读托拉,并把祈祷的核心部分(十八条)重咏一遍。读托拉时,陪读人是7名,超过所有重要节日的陪读人数,可见安息日的重要。当安息日与节日落在同一天时,除了赎罪日以外,所有的节日都要给安息日让路,即先过安息日,再过相应的节日。由此可见安息日的重要。一般选家有喜事的人作为读托拉的陪读人,比如添丁、订婚、结婚的人以及年满13岁的男童。陪读时众人为他们唱歌,并从楼上妇人区往下扔糖果。整个早祷约持续两个小时40分钟。

从早祷回到家后开始吃安息日的第二顿饭,这顿饭与昨晚的第一顿饭一样,非常庄重,程序也一样。按照哲人在塔木德中的规定,整个安息日期间要吃三顿饭。这是因为"今天"一词在出埃及记16:25中共出现三次。第三顿饭大约在黄昏时吃,这顿饭非常简单,饭前无需做仪式。也有的社团吃四顿饭。

5)两次点蜡烛

▲安息日开始之前,由女人负责点燃两支蜡烛。一支代表纪念安息日,一支代表遵守安息日。富裕的家庭,可以为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甚至陌生人 点燃一支蜡烛。贫穷的家庭,可以只点一支蜡烛。

▲安息日结束之后,由男人负责点燃一支由12根小蜡烛编制成的 Havdala 蜡烛。代表以色列 12支脉团结一致。贫穷的家庭,可以把两支普通蜡烛的烛芯交织在一起点燃。

在安息日结束之际,要举行一个仪式(哈夫达腊)。主持人手持斟满葡萄酒或汁的酒杯,口咏相应的泊尔哈。仪式中要点燃多蕊蜡烛,那是一种做成麻花状的互绕在一起的多根蜡烛。若没有,也可用两根普通的蜡烛代替。仪式间大家闻香气,喻身感幸福。香气取自天然植物或它们的果实,不能用香水等人工合成香料。大家依次少饮主持人酒杯内的葡萄酒或汁,把剩余的酒倒入托盘内,把正在燃烧的蜡烛举向空中,然后把烛头插入酒中,蜡烛熄灭。众人用两个小手指蘸上少许剩酒,涂抹到眼圈周围、此举象征上帝的教诲将永远照亮我们,并在将要到来的星期中赐福给我们。最后在阵阵“星期好(沙乌阿-托福)”的问候声中迎来新的星期。

6)七个特殊安息日

上帝命令的七个“特殊安息日”也必须休息。

▲犹太历 115日,逾越节/Pesach 1天。

▲犹太历 121日,逾越节/Pesach 7天。

▲犹太历 3 6日,七七节/Shavuot

▲犹太历 7 1日,新年/Rosh haShana

▲犹太历 710日,赎罪日/Yom haKipurim(禁食 禁水 禁欲)。

▲犹太历 715日,住棚节/Sukot 1天。

▲犹太历 722日,严肃会(住棚节 第8天)/Shmini Atseret

另外,安息日对做生意的人来说,其实就有了一天的思考时间和缓解工作压力的时间。

在犹太人看来,商人同普通人不一样,就是忙,而且干一辈子也干不完。当休息和工作相冲突时,我们中国商人会放弃休息,但会犹太人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选择休息。中国人的账是这么算账的,“如果工作一小时可赚钱500人民币以上,如果每天休息一小时,一月就少赚15000元,一年少赚18万元以上,这值得吗?”

犹太人会这么算账,“假如一天工作8小时不休息,一天可赚4000元人民币,那我的寿命将减少五年,按每年收入120万元人民币计算,五年我将减少6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假如我每天休息一小时,那我除损失每天1小时500元外,将得到五年每天七小时工作所赚的钱,现在我60岁,假设我按时休息可活10年,那么我将损失150万元,150万和600万谁大呢?”这就是犹太人的精明之处。

犹太人在每周的星期五晚上开始一直到星期六的傍晚为止,禁烟、禁酒,一切杂念都抛到九霄云外,一心一意地休息和向神祈祷。据说,纽约每逢此时,街上来往的汽车就会比平常减少了一半。在以色列,这一天所有单位都会放假,商店关门,连城市之间的公共汽车都必须停驶,据我所知,安息日上海、北京、香港至以色列也没有航班。犹太人的商业活动也似乎处于停止状态,事实上他们正是在运用这段时间来积聚力量,构思更大的计划,准备投入下一场生意。

星期六的晚上,犹太人则开始尽情享受,过一个开心的周末。可见不会休息的人是愚蠢的人。犹太人从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的时间是休息日,这是《圣经》上规定的休息日,《圣经创世纪》上说,神造物用了六天时间,所以到了第七天就要停止一切工作。神赐福给第七日,意为圣日,在这一天,绝对不能从事工作,因为神停止了他的一切的工作,就安息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妇女们早已把家中的桌椅擦得干干净净,银器更是光彩夺目,并且为准备食物大费工夫。每个注重传统的犹太家庭,每一周都有一个这样快乐的日子。安息日降临时,所有的犹太人仿佛受到主的恩惠,脸上放出圣洁的光辉。因为主妇的刻意准备,所以星期五的晚餐是一周中最为丰盛的。

为了迎接安息日,大家都必须保持自己身体的整洁,所以每个人都要洗澡,换上最干净的衣服,然后全家人到礼拜堂去做礼拜。回家之后在餐桌上点燃蜡烛,放上一瓶酒,这时,丈夫便从《圣经》上挑出一些赞美词,来赞美他的妻子多么多么漂亮,多么多么能干;接着全家一起祈祷:希望第二天开始的一周是最好的一周;最后,高唱赞美安息日的歌来结束这个日子。

这是犹太人真正的假日,一切工作都抛诸脑后,与家人和睦相处,或拜访朋友,不谈工作,而谈人生观、人性、艺术……这是多么美好的假日呀!因为身心的轻松愉快才是最好的休息。这样就使得犹太人家庭的质量很高。这里不光是指犹太家庭比较富有,更主要的是指犹太人的家庭幸福,充满了祥和的气氛。所以,犹太人经常会满意于自己的家庭。有了稳定的大后方,犹太人干起事业来,就精神百倍,为这样美满家庭而努力工作,才是幸福的真谛。

4、赎罪日

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圣日。在新年过后的第10天,这一天是犹太人一年中最庄严、最神圣的日子。对于虔诚的犹太人教徒而言,还是个"禁食日",以期赎回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犯的或可能犯下的罪过。

犹太人每年都有一个阶段被称作赎罪日(阳历的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之间)。在赎罪日里,犹太人会在上帝的面前清算自己一年以来的罪过。在赎罪日临近的时候,犹太人会走亲访友,并说:“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果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请现在就原谅我吧。”说完后,他们还要请求对方的同意。如果被自己伤害过的人去世了,犹太人就会到死者的墓前,请求他的原谅。

随着赎罪日前一天的日落,犹太人会停止一切经营活动,以一种肃穆的心情聚集到犹太会堂。礼拜活动会持续到第二天的早晨中午和傍晚,直到号角响起才停下。在这整整一天里面,犹太人不吃、不喝,并到犹太会堂祈祷,反省自己的罪过,请求上帝的宽恕。在赎罪日,像旅游和玩乐这类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做的,如有违规就要被掷以乱石。赎罪日对犹太人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罪”的忏悔和告白在每天的祈祷中都会做,但大多数的犹太人不能坚持每周都去做礼拜,即使去参加礼拜,也是作为一种程序去唱一下忏悔诗。但是,有了一年一度的赎罪日就不同了。在赎罪日里,无论谁都要回归自我,对自己的道德进行反省。

在犹太人中,有一种流传很广的忏悔仪式:“塔什利赫”,新年先后祈祷到太阳下山之前,犹太人到海边或有鱼的河边或流活水的井边、泉边(必须是流活水的,死水池塘、游泳池等不可),作祈祷,诵读《圣经·弥迦书》“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忏悔者要三次摇动衣服的边,表示心中抛弃罪孽而变得纯洁。有些忏悔者深怕摇动衣边尚不能摆脱罪孽。就把自己这年来的罪过写在纸片上,投入水中,“愿我的罪随流水进入深海”。

据说,上帝在高高的云端俯视他的子民,见他们虔诚的祈祷,论罪悔改,把罪投入了深海;又听到他们吹起羊角号,大大快乐,一定会感到满意,在新的一年赦免他们的罪过,赐福他们。太阳下山了,审判日过去了。在晚祷后,亲朋好友要互致祝贺。因为在审判日判定:好人立生;坏人立死;有好有坏的人10天后赎罪日才最后判定生死。因此,在审判日后,就要祝贺亲朋,甚至是陌路人,祝贺他们判了生,通过了第一关,至少是个有好有坏中间状态的人。

审判一年之初,神对世人的审判经过三个阶段,涉及三个节日。审判日(犹太民历11日)是初审,把完全的好人,完全的坏人判决了,中间状态的人则有10天赎罪、悔改的机会;赎罪日(犹太民历110日)是再审,对中间状态的人作判决,有罪恶的人经10天的忏悔,大概也能得生的判决;住棚节的最后一天(犹太民历121日,就是“大和撒拿日”)下达判决,神把判决书下达到每个中间状态换人手中。整个宗教审判工作圆满完成。尽管你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宗教审判这一套。但是,你在与犹太人相处中,要注意这三个节日不同的祝贺词,不应该用错,因为这已经成了犹太人的习俗。

在中国社会里也有类似的节日,比如除夕和元旦。一年里借的钱要在除夕之前还清,才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来迎接新年。经济方面就是对借贷的清算,与此对应的是对一年生活的清算。在赎罪日里,犹太人以绝对虔诚的心态出现在上帝面前,检点自己的行为。《塔木德》说:“在赎罪日里,上帝会原谅世人所有的过失。”但人和人之间的恩怨,只要对方不谅解,上帝也无能为力。所以在祈求上帝的宽恕之前,人有修复自己的责任。 赎罪日也叫“上帝的审判日”。这不是说上帝会在这一天带来解决纷争的办法。赎罪日是要人们自己对一年中的罪过和错失进行清算,然后再祈求上帝的认可。

在圣经时代,犹太人在赎罪日这一天在圣殿举行献祭仪式,将一头公山羊杀死祭奠上帝,把另一头山羊放逐旷野,让它带走犹太人的一切罪孽。这就是所谓“替罪羊”的来历。

5、吃一样的食物

犹太教徒吃清洁食品(洁食),第一个洁食(Kosher)法规和动物有关。唯一可以食用的哺乳动物是反刍并有分蹄的动物,可以吃牛羊肉,而不允许吃猪肉和马肉,这点与穆斯林在清真(Halal)的饮食禁忌法规类似。大多数饲养禽类(如鸡、鸭、鹅等)是被允许的,但一些新品种如鸵鸟和鸸鹋不允许,圣经中特意提及禁食鸵鸟。鱼类必须有鳍和鳞,禁食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第二个洁食法规和动物的血液有关。犹太人认为血是“生命的液体”而严禁食用。洁食肉和禽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屠宰,以除去尸体中的血。首先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进行屠宰,仔细检查,然后将肉用盐水浸泡以除去附着的血。鱼类的宰杀则不需要特殊的程序。第三个洁食法规是奶品和肉品必须分开食用。所有洁食产品必须是奶品、肉品或中性食品之一,中性食品包括所有植物食品以及鱼、蛋和蜜糖。尽管这样使洁食食品稍微复杂了些,但这样的分类对非犹太消费者如素食主义者、某些饮食过敏症患者等更为有利。第四个洁食法规是,在犹太教逾越节期间,不得食用由大麦、黑麦、燕麦、小麦和斯佩耳特小麦等生产的食品,唯一可以食用的是经过特殊制作的未经发酵的面包。欧洲国家的犹太人也不食用玉米、大米、豆荚、芝麻等类似谷类的食物。

  普林节,又叫化妆节(2014316日日落到17日日落结束)。晚会上,人们通常吃一种特殊的三角甜饼(欧子奈哈曼),象征恶官的耳朵或帽子。

  逾越节(7Pessah) 自2014414日起,节期8天。节日前,人们要清除家中所有发酵面食。节日期间,禁止出售和食用发酵食品,只能吃一种特制无酵薄饼。

  五旬节(12Shavot 201464日,逾越节首日后第四十九天为五旬节,是纪念摩西获得“十戒”的日子。由于此节正赶上小麦和水果收获,因此也叫丰收节。这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人们要用鲜花把家中装饰一新,节日的前一天晚上要吃丰盛的节日饭,饭中要有牛奶和奶酪。

  犹太新年(1Rosh Hashana 2014925日至26日,总计两天。犹太新年为犹太历一年的开始。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节日期间,全国放假两天。教堂里吹起羊角号,取意与上帝通话,期望得到上帝的祝福,朋友见面问新年好(沙拉-托瓦)。根据传统,人们在新年期间要吃蘸了蜜的苹果,预示新的一年甜甜美美。家里的男主人在晚上主餐时要吃鱼头,预示新的一年中事事都占头。

赎罪日(2Yom Kippur 2014104日。赎罪日是犹太新年过后的第十天,为重要宗教节日。犹太人设此节日是为了向上帝忏悔,请求宽恕。犹太教规定,赎罪日期间要禁食一天,在教堂祷告、思过。赎罪日在傍晚悠扬的羊角号声中结束。

诵经节(4Simhat Torah 20141017日。犹太教徒诵读犹太经典《塔木德》,通常要一年时间,诵经节即为庆祝读完《塔木德》而设,宗教气氛浓厚。这是欢乐愉快的节日,因此人们要唱歌、跳舞,吃甜食。庆祝仪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是取下经卷,并拿在手中走七圈。

点烛节(也称光明节)(5Hanukah 20141217日至24日。节日开始时,人们要吃一种特制的土豆饼,之后交换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