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杠杆救市?还是减杠杆救市?


中国股市从615日到73日,14个交易日跌了28.64%,短期跌幅之大历史罕见。为了拯救大市,本周末各监管机构、证券公司、基金、私募等联合发起了救市总攻。措施之多、力度之大,时间之短,也是历史罕见了。

在众多的救市措施中,其中就有券商放宽融资融券开立条件,对融资利率打折,提高融券利率或者暂停融券的措施,其实目的就是鼓励融资,限制融券,鼓励做多,限制做空。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说:“证监会必须停止金融杠杆工具业务,否则,不仅牛市夭折,而且会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笔者是比较赞同她对于停止金融杠杆工具的意见的。 

这一轮的大跌,其实主要就源自于杠杆资金。按道理解决的方法应该是去杠杆,但现在的做法反而是加杠杆。不知道这样的折腾有啥意义?只能理解为特殊时期下,先把行情止跌,赢得时间,然后再慢慢想办法去杠杆或者通过完善金融制度来平衡股市的波动了。

其实以前在各项金融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匆忙让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也是有点操之过急了。目前我国的融资融券,基本上是只有融资,而融券却大大受限制,券源严重不足。这样大家多数时候只能去选择融资,而不是根据行情的涨跌情况去融资或者融券。这样在行情好的时候,杠杆只会越来越大;当行情差的时候,则只能选择平仓甚至被强制平仓,这样就会陷入越跌越平仓,越平仓越跌的恶性循环。而这时,只要再有稍微一点做空(融券和股指期货)的力量,则它就会变成压死股指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