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旅游实践心得专栏】福建初溪土楼旅游风景区导游解说词(八)


 福建明清土楼旅游风景区导游解说词(八)

 

二十七、集庆楼里的奇迹

集庆楼的结构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集庆楼的房间、楼梯、隔墙全部用杉木材料构建而成,相邻处全部靠榫头衔接起来,而且不用一枚铁钉,与厚达近2米的生土墙一道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霜雪雨,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下来供中久游人观赏,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许多外国人发自内心的赞叹,称“集庆楼是隐藏在深山里的人间奇迹”。

二十八、暹罗王的故事

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我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离初溪村不远的山岗里有一个“暹罗王坟墓”,也就是泰国番王墓,小小的初溪村怎么会出一个泰国番王墓呢,这并不是天方月潭。永定徐氏族谱记载,徐卓云是初溪徐氏开基主的第十二代裔孙,因为出身时,脖子上有一大块黑色胎记,年轻的会用中草药治病,所以乡新们称他是“黑脖子仙”。因为徐卓云好赌博,经常弄得身无分文,清光绪六年,也就是公元1880年,徐卓云在一名亲戚的资助下跟随水客(往返于中国、东南亚的生意人)到暹罗国谋生。刚一上岸,就被一大群僧尼簇拥着拱手跪拜,正感到奇怪,马上又被众憎尼莫名其妙地请上花轿抬往王宫,沿途经过之处大小国的双手合十,纷纷跪拜祈祷原来这一年暹罗国发生重大瘟疫,死人无数,连老国王也突然得病死了,闹得人心惶惶,人们纷纷到寺庙里颂经祈求平安。这时,德高望重的活佛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说有一个脖子上套黑圈的某日某时在某港口登陆,他被拥立为新王,瘟疫将渐渐地退去,与是便出现了徐卓云到暹罗国谋生上岸的那一幕。

徐卓云当上了暹罗国王,利用中草药救了老国王唯一的女儿,也救了当地广大黎民百姓,从此过上了富贵荣华的日子,但他没有忘记家乡,他邀请二个至亲和一个赠盘缠的恩人去暹罗。三个人来到暹罗国整天吃喝玩乐,时间长了觉得没意思,想找份差事赚些钱回家乡。徐卓云安排他们到国库包银币,要求他们按一百个银币用纸包成一筒,各人包的各人保管。这是一份烦琐的苦差事,工资也不高,因此,三个人中徐卓云的两个亲戚天天在“磨洋工”,每天只包一点银币。两名亲戚还取笑他“别傻了,你多做工资也不比我的高,”那名亲戚不但不恼还笑着说:做事要凭良心,要对得起国王的心意。后来,三个人要回家了,徐卓云说:“我也没什么相送,你们把自己包的筒银带回去吧!”那两个至亲傻眼了,个个满脸悉容,嫌少,徐卓云笑着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俩的福气也就是这么大了……

徐卓云年老时,念念不忘唐山老家,他去世后,后人按他的遗嘱,将他生前戴的皇冠和两条辫子送回故乡安葬。

这是一个全国罕见的传奇故事,有时间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前往一观,以证真假。我们景区也准备对此事做进一步地考察。

据说,徐卓云在泰国的后裔在解放初期还给家乡的亲人来过一封信,可惜此信在“文革”期间弄丢了。但是,在移方面的努力之下,真像将大白于天下。

二十九、小运岗与半面瓜的故事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7台“搜寻天下”栏目播出“家住土楼”(上下集)专题,集中介绍“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初溪土楼之后,世久桃园般的初溪土楼群再次蜚声中外。初溪土楼不令以气势磅礴、参差错落的建筑让世人震撼,而且土楼四周直上山巅的层层梯田、滚滚石阵、缈缈雾岚所构成的田园风光更令游客惊心动魄、叹为人间仙境。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初溪土楼还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奇闻逸事。

一、小运岗与半面瓜

“小运岗”原叫“大石岗”,这片山坡地布满了一只只硕大无比的黑石头,东一坨,西一簇,小的像乌猪阵,大的像黑牛群,里面零零碎碎地夹杂着贫瘠的一点山田地。有位名叫徐福去的老农,是个屁股都会说话的脚色,却只能在这薄田里刨食,常常累得腰酸背痛,面对大石头唉声叹气。有时,坐在大乌石上抽烟就想:还是自己的祖先打猎好,怎么轮到自己这辈就要耕地了。实在烦闷了,也就扯开喉咙吼一曲阿哥阿妹的客家山歌。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收的谷子还没有被雕子、山货吃掉得多呢。徐福云收成不好,家里弄得很穷困,好在初溪村凡乎家家都有个操纸厂,勉勉强强度日子。

人穷生歹念。这徐福云一穷,也会偶尔偷个瓜摘个茄什么的。有一次,他笑嘻嘻地对邻居说:“阿飞叔,晚上我请你吃瓢子粥呀!”阿飞叔一听,眼睛都吓白了,直愣愣地盯住徐福云:“啊……这么有心……啊。”阿飞叔慌忙跑到菜园里一瞧:嘿,虚惊一场,自己的大瓢瓜还沉沉地挂在藤上笑呢。那晚,徐福云与阿飞叔边吃瓢子粥边吹牛皮,显得很亲热。没想到几天后的一个早晨,阿飞嫂骂骂咧咧地从菜园里回来,说“不中用呀,不中用……原来她的大瓢瓜被被人给偷切掉了一面,当路的一面瓜却还好好的挂在藤条上呢,但已经蔫巴巴的了。偷瓜的正是徐福云。但阿飞叔没有证据,况且自己也吃了好几海碗甜滋滋的粥,只好打孩子撒气:死贼古……叫你看紧就没看紧,死贼古……阿飞叔一边打一边拿眼瞟隔壁的。徐福云听了这些捉猪骂狗的话,讪讪的窝在家里不敢出门来。其实,丢个瓜果并没什么,阿飞叔在咽不下这口被愚弄的恶气。

这年的春节到了。徐福云眼珠一转,写了一副奇怪的对联。对联一张贴出来,就引起轰动。左联是:田有千石无粮;右联是:家藏万金不富。横披为:五子无后。这副奇怪的对联被下乡的县太爷听到了,他感到很有趣也很疑惑,就把徐福云叫来问话:“你的对联是什么意思呢?“徐福云哈哈大笑:“太爷,我是粗人,卖弄了。你不知道,我的田地在大石岗,里面都是搬不动的密密麻麻的大石墩啊,对联里的‘石’不是指十斗啊。”县太爷哈哈笑道:“那家藏万金不富,怎么讲?”徐福云一说,大家都惊奇地望着他笑了起来。原来徐福云一连生了十个千金小姐,这“万金”按徐福云的话说将来都是“贴钱货”,但客家俗语云“半份婿郎半份子”,有十个女儿就有十个婿郎,也就相当于有五个儿子了,这就是“五子无后”。

县太爷对徐福云的怪才佩服得五体投地。回到县城后,立即派了五个身强力壮的打石师傅到初溪大石岗打石。整整二年下来,清除了大石岗的大部分乌猪石,而他们的手掌全成了硬梆梆的铁掌。面对黑牛似的大石墩,他们吓得再也不来了。县太爷又为徐福云的大女儿作主招婿,招了一个老实厚道、聪明能干的后生作儿子,还送了很多金银财宝作婚礼哩。为了让世世代代记住县太爷的思德,从此,大石岗就改名收“小运岗”了。现在这“小运岗”(还有许多大黑石)和“半面瓜园”(初溪小石道旁)正开发成旅游的新景致呢。

(第九部分待续)

联系我请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