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从危机后的1664复合涨至5178创造了世界多个奇迹,其中新近的一个奇迹之一就是50%的股票:为了不遭遇连续跌停游戏,采用了停牌不交易玩法。
但中国股市有一个共性,涨时比谁涨得多,既比谁的涨幅大(迭加),又比谁的连续涨停板多,还比显性股价高(结果102支冲上了100元);但在转跌时又开始比谁跌得多,跌的幅度大,谁的连续跌得板多。
而目前采用不交易的这些股票,彰显了喜欢涨,不喜欢跌的这种玩法。这种玩法是与波动规律相违背的。
当然,采用不交易的这些公司对于融资者而言是负责任的,至少短时间内没有新的保证金补充者而言给了一张暂时的免死牌。
由于5178后第一次出现1000股跌停至今,已经达到了9个交易日,腰斩股多多,而个别股跌幅已经达到了60-70%。
沪A也录得33.92%的跌幅,周超卖已经达到了27。创业板跌了42.92%,按照创业板过去的涨幅对于沪A涨幅而言,这种跌幅相对于沪A而言还是偏低的。
据过去的熊市概念,显然沪A已经转入熊市运行周期,其跌幅已经进入到了C浪区域的顶部区域。
由于C浪属于熊市运行周期的最大跌浪,即主控方往往采用月度级的最大暴跌幅度,但C浪暴跌是通过N个组合大跌浪构成的,其间也会伴随着较大幅度的反弹幅度,像中国的橡胶是经过6个下跌组合才完成70%的跌幅的,只有石油由于强烈的补跌预期结果采用了单边腰斩玩法。但随后的反弹也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从完美的下跌玩法而言,无论是沪A现阶段看成是A浪下跌还是进入到C浪顶部区域,都存在强烈的反弹预期。
这种反弹既可以看成是B浪反弹,也可以看成是C浪初级下跌后的反弹。
这种反弹是基于5178而言,它需要右肩、背离。
其实,你从中石油近期的反弹来看,它就非常漂亮地完成了右肩行情(?)。
右肩不宜过高,还是早前预估的:4700-5000区域。
至少有一个月要收出一根阳线(15%左右),次月冲高。此时,砖家们就会讲5178就会踩在脚下,6124也会踏过,甚至8000,1.3万也不在话下。
在随后的(B浪)反弹过程中,龙头股翻番应该不成问题,大部分股涨30-50%也应该不是问题。
倘如管理层周末不再出什么利好,让控制不了的散户割肉出局,那么短时企稳反弹的概率就会非常大的,或许呈现千股涨停的奇观。
显然30-50%的反弹幅度,就为早前停牌股弥补了补跌空间。
故而停牌股想躲过补跌的3-5个跌停板,得在B浪反弹末期复牌。
停牌越早的股,虽然采用在B浪反弹末期复牌,那么可能遭遇1-2个涨停板,随后还得跌停!
这都是互相攀比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