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反转基因运动概述
作者:赵希渝 四月网 2011-07-04
核心提示: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禁令,反映了欧洲民众的环保主义信仰。从根源上讲,这种环保主义信仰来自二战对欧洲工业的沉重打击。二战后成长的新一代欧洲人生活在工业衰落、福利高涨的社会中,对工业化的重要意义缺乏体会,却认为正是工业化造成了欧洲各国在二战前对资源、对殖民地的争夺,最终引发了二战。
反转基因运动于1996年肇始于欧洲,这比1992年转基因作物获批大田种植只晚4年,比美国于1994年首次批准转基因作物上市只晚2年。可以说,反转基因运动史和转基因作物栽培史几乎是齐头并进的。
在反转基因运动的15年历史中,欧洲一直是这场运动的中心,这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欧洲是环保主义运动最兴盛的地区。在环保主义运动的推动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欧洲各国绿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以环保为核心理念的政党很快成为欧洲新兴的政治势力。在环保主义者看来,工业化破坏了环境,导致人与自然疏离,进而造成了人的异化、人与人的疏离;所以,农业生产应该以“有机农业”为发展方向,摒弃化肥、农药之类工业化产品,同时也要摒弃转基因之类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不自然”的作物品种。在环保主义者看来,美国农业无疑是不健康、不环保的农业的代表。
第二,从1996年英国爆发疯牛病危机开始,欧洲先后爆发了几次食品安全危机,包括1999年起于比利时的“二噁英”事件,2001年上半年席卷整个欧洲的口蹄疫等。今年,欧洲又爆发了由出血性大肠杆菌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这些危机对欧洲农业造成了重大打击,也极大地影响了欧洲民众对政府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信心,成为绿党和其他环保主义团体攻击政府的口实。欧洲食品安全危机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各国在经济上已经形成共同市场,在政治上却不是一个统一的实体,危机在一国爆发后,整个欧洲缺乏有效的统一行动,屡屡坐失防微杜渐的良机。
1996年3月开始的疯牛病危机对欧洲民众的负面心理影响尤为深远。疯牛病危机的发生有其偶然性,因为其病原体是一种新认识的特殊蛋白质,它不需要借助DNA等核酸分子就可直接复制自身,这颠覆了人们对生物遗传的传统认知。面对这种新颖的病原体和不同寻常的疾病传播方式,英国政府在应对方面有所失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欧洲民众心目中,因为疯牛病的病原体是通过给牛喂食的牛羊肉骨粉侵入牛体内的,而用动物性的肉骨粉作为牛饲料的作法是不传统的、非有机的牲畜饲养方式(传统上牲畜只吃植物性饲料),因此疯牛病危机加重了欧洲民众的环保主义情绪,增强了他们对新兴农业技术的抵触心理。
在疯牛病危机之前,欧洲已经有少量转基因作物种植,也批准了一些转基因品种上市,但此时转基因产品进口量尚小。到1996年疯牛病危机爆发之时,美国的转基因产品才开始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这个时间上的巧合,导致转基因产品直接成为疯牛病危机的牺牲品,很多欧洲人把转基因和疯牛病相提并论。在民意的压力之下,1997年,欧盟通过了专门针对转基因产品的管理规则,要求含有来自转基因作物成分的产品必须明确标记。1998年起,欧盟不再批准新转基因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形成了对转基因产品的“事实禁令”。也就是这一年,英国科学界传出了“转基因马铃薯导致大鼠死亡”的消息(后来发现该研究存在许多问题),使欧洲民众对转基因的排斥心理越发强烈,于是反转基因运动在欧洲势如燎原。比如2001年8月在法国发生了摧毁转基因玉米田的事件,参与者包括法国农民协会、绿党和反全球化组织的成员,反转基因运动的民众基础及其意识形态色彩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禁令导致美国出口欧盟的玉米等农产品数额大减,2003年5月,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指控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禁令是贸易堡垒。这场争执历时3年,以世界贸易组织裁定欧盟禁令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而告终。在美国提出指控之后,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有所松动,比如在2004年恢复对新转基因产品的批准等,但到目前为止,总的态度仍然是不支持种植、不支持进口。
综上所述,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禁令,直接原因是基于食品、环境安全考虑,反映了欧洲民众的环保主义信仰。当然,从根源上讲,这种环保主义信仰来自二战对欧洲工业的沉重打击。二战后成长的新一代欧洲人生活在工业衰落、福利高涨的社会中,对工业化的重要意义缺乏体会,却认为正是工业化造成了欧洲各国在二战前对资源、对殖民地的争夺,最终引发了二战。归根结底,欧洲的环保主义信仰,是欧洲工业衰落的体现。
此外,有人认为欧盟对转基因产品发布禁令是为了保护欧洲的农业,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实际上,欧盟和美国相互出口的农产品有很大的互补性,美国出口欧洲的主要是大豆、烟草和牲畜饲料,而欧盟出口美国的主要是葡萄酒和啤酒。二者在农产品品质的定位上也不同,美国以量大价低见长,欧盟则以高标准、高质量取胜。而且,双方每年的出口额彼此接近,欧盟并无巨大的贸易逆差。因此,由经济基础引发的文化因素是欧洲反转基因运动的根本原因,贸易壁垒只是反转基因运动的副产品。
在中国,反转基因运动兴起的原因则有所不同。中国的反转基因运动可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00-2007年由“绿色和平”主导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2008年至今由“乌有之乡”网站主导的时期。
“绿色和平”(Greenpeace)是中国反转基因运动的发起者,对其背景有必要做一简介。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发生了里氏9.2级大地震。1969年,美国计划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阿姆奇特卡(Amchitka)岛进行地下核实验,引发了美国和加拿大公众对核实验诱发新的大地震的担忧,民间的抗议一直不断。1970年,几个反核的美国人成立了“不要兴风作浪委员会(Don’t Make a Wave Committee)”,1971年,该委员会先后雇佣了两艘船,分别改名为“绿色和平1号”(Greenpeace I)和“还是绿色和平!”(Greenpeace Too!,与“绿色和平2号”谐音),试图驶向阿姆奇特卡岛,阻止美国政府计划中的又一次核试验。尽管他们的阻止行动最终失败,却广为西方民众知晓。1972年5月4日,“不要兴风作浪委员会”正式改名为“绿色和平”。
原文网址
http://www.m4.cn/mag/jinglue/2011-07/11085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