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在美国发展现状调查研析
中国行业研究网 2013年11月01日
在关于“转基因”食品话题的争论愈演愈烈的时候,美国作为科技最发达、对发展转基因食品态度最积极、食品监管体系相对成熟完善的国家,其转基因食品现状与发展和一切以安全无害为出发点的理念对于中国的转基因食品种植、生产,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报道说,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可以用三个“最”来概括。最早:早在1994年,美国的市场上就已经开始出现转基因食品,最早上市的是孟山都食品公司生产的、基因改造以延迟成熟的西红柿;最快:到1997年,美国已能生产34种转基因食品,并形成了可观的产业规模。最多: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到世界总面积的68%,而75%至80%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2012年的统计数据,美国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有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对美国转基因食品进行监管的最主要政府机构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FDA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和对传统食品相比并无特殊对待。FDA对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实行一样的安全性评估,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才可以摆上货架。除FDA外,还有农业部负责田间试验,环保署负责环境影响评估,三者共同组成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经过这些试验、评估、监管,一项转基因作物的批准上市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截止到今年5月,美国FDA共批准了96种转基因作物。
据报道,《侨报》记者联系到农业部的工作人员,得知转基因食品主要分为直接食用和生产原料两种,正如FDA下属的食品添加剂安全办公室主任丹尼斯·科菲所说,转基因作物主要作为食品成份和动物饲料的来源。大部分“转基因”改变或添加的是增加产量、防治病虫害的基因,少数会调整关于营养形状的基因。
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近20年来还没有明确直接的危害案例报告,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却愈演愈烈。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是否要求转基因食品贴上标识以及转基因食品究竟是否有害。对于转基因食品贴上标识,FDA认为,所有转基因食品都已经进行过与传统食品一样的安全性评估,无须再多此一举,因此对贴标识采取自愿的原则。而过敏、基因转换、异性杂交致害是可能危害健康的主要方面。美国疾控中心报告显示,10年来美国人的过敏发病率提高了265%,出生在境外的儿童过敏发病率(20.3%)远低于美国儿童(34.5%)。有专家认为转基因食品正是“凶手”。
但是,报道说,总体说来美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虽然不能完全打消疑虑,但接受度较高。汤森路透基金会的调查显示,只有14.6%的美国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当然表示“不确定”的占到了64.1%。同时,93.1%的受调查者认为应当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标识。
报道写道,这20年来摆上消费者餐桌的转基因食品都是植物,而动物性转基因食品是一个争议更大的领域。上述调查显示,60%左右的消费者愿意购买转基因蔬菜水果,但鱼类和肉类只有30%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然而,动物性转基因食品的研制还在发展。FDA于2012年12月初步认定一种“转基因三文鱼”是无害的;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核准,日前传来了这种生长周期只有普通三文鱼一半左右的“科学怪鱼”即将上市的消息。不过,美国多家超市的抵制给这种转基因三文鱼的上市蒙上了阴影。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大量上市在美国的路也很长。
原文网址
http://www.chinairn.com/print/321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