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网络整合营销的2点新思路


  

 
要讲食品企业的网络整合营销问题,必须先来搞清楚到底是哪个品类。
 
食品是个很大的品类,它可以细分成几百种小品类,我们这里主要是针对这样几个大的分类,第一种是休闲食品,比如饼干、膨化食品、肉干、肉脯、坚果、蜜饯、巧克力、奶酪、鸡蛋干、葡萄干等等,第二个大类是粮油米面这些,比如食用油、大米、调味品、面粉、杂粮、土特产、熏腊、香肠、火腿场、方便面这些。
 
还有第三大类,是滋补营养品,比如蜂蜜与各种蜂产品、枸杞、阿胶、燕窝、灵芝、三七、参类等等,有些是原始材料,有些是各种二次加工、三次加工甚至N次加工的制品,现在的情况是,好的材料价格高,不容易大批量买到,反倒是制品很多,品牌多、产量高,毕竟这种N次加工后的制成品里面含了很多其它材料。
 
第四个大类就是茶酒这种饮品类的东西,比如冲饮类的、直接可以喝的饮料、咖啡、酒类、茶叶等等,这些品类里又可以划成很多更小的品类,酒有葡萄酒、白酒、啤酒等,茶叶又分成了各种档次、各种成分的茶叶,还有饮料,这里面更复杂,可乐类的碳酸饮料、汽水、牛奶、果汁等等。
 
我们暂时将食品看成这五个大类,单谈看网络营销方式,邓超明觉得,没有任何独到之处,也没有任何独特的价值,毕竟网络营销在中国大规模普及至少有8年历史,如果算上企业注册域名、建官网、邮件营销这些事情,那么,时间还要往前推几年。食品企业跟互联网结缘,也有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我们今天来谈点食品企业的网络整合营销新思路,问题还是传统的,但解决办法有了一些变化。
 
新思路一:如何花较少的钱,做到大覆盖
 
传统的思路自然是全媒体的广告投放,会排出电视台、广电、户外,以及平面的排期,之后又增加了各种网络媒介的资源购买。网络广告联盟出现后,包括移动网盟的成熟,这种相对节省资金的联盟广告更受欢迎。问题也是严重的,假如实施这样的一项计划,营销成本不可能小。
 
新的解决思路则抛弃了处处兼顾的网络广告大覆盖形式,而是采用精准覆盖,用话题去引爆大覆盖。怎么做,比如通过第一轮小投放的广告,病毒式创意,交锋式设局,用这种广告去带动各个媒介的传播。比如说韩后的张太事件,先在南方都市报刊登悬念广告,然后层层揭晓。
 
新思中对创意的要求比较高,对种子媒体的质量也有比较苛刻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创意广告出现后,都会引发大覆盖传播。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可以发挥这样的效果,大多数还是需要我们去引导的。如果说,很好的创意,以及前期比较优势的媒体资源,仍然未能成功营销,那么可能就是内部主动跟进的资源投入太小。
 
新思路二:如何在客户量比较少的情况下,做出口碑
 
传统的思路因为方式不多而受限,往往依靠人际之间面对面的传播,才有小量的口碑积累。这种影响面较小,有些企业依靠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积累,才有了一些口碑。但现在这个竞争环境,根本不允许这样。
 
那怎么办,新的消费环境、新的技术、新的平台出现,同样催生了新的思路,大量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活跃着食品企业的顾客,无论是调味品,还是署片,都可以找它们的目标顾客。口碑往往是主动去邀约的,比如找到以前的老顾客去做有奖分享,比如邀请美食达人与意见领袖,免费品尝,通过自媒体做有奖分享等,兼顾大众点评、百度地图等多个社交媒介上的声誉。
 
一个口碑条数众多的企业,比如几千条,它所能够获得的市场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且马太效应形成,只要产品与服务不太差,它都可能积累越来越多的口碑。所以这个要求我们做口碑的网络整合营销,将新老顾客调动起来,参加一场分享的营销活动。即使顾客不多,比如只有几百名,但这几百名发动起来后,他们就可能产生裂变效应,上演一场口碑盛宴。
 
 
作者:邓超明,赢道网络整合营销机构(www.pushway.com.cn)首席合伙人,创建有“超明讲武堂”,发起“天府思维”沙龙,12年互联网营销实战经验、8年营销项目管理经验、50多家企业网络营销项目实战经验、上千名互联网营销实战人员训练和管理经验,出版4本营销与企业成长专著,主持或参与400多个网络整合营销创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