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8月13日,是历史上抗日战争第一场大型战役“淞沪会战”爆发的日子。而再过一天的8月15日,则是日本向同盟国宣布投降的第70个纪念日。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你可以感受到苦难、耻辱和荣誉,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点上,相信大多数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中国人,很难不为这段悲壮历史所触动。
对于抗战,国人一直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有许多复杂的情绪。而今年举办的抗战胜利大阅兵,注定将是一次载入史册的事件。致敬民族英雄,早应如此。
从官方开始,今年民间自发组织的纪念活动也在不断进行。在汽车行业,一汽、东风、上汽,这些国字号,并且生产军车的企业,实际一直有相应的安排。一汽作为共和国长子,其解放牌汽车和红旗轿车,仅如此,浓厚的历史感就扑面而来。上汽的抗战纪念活动是荣威品牌“丈量边关”系列活动的延续,这也是荣威品牌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的品牌推广活动。
相较之下,东风的抗战纪念活动虽然今年才启动,但同样是厂商中做的非常用心的。东风本来是最重要的军用车生产商之一,实际上,建国初期建设东风的目的也正是发展军用汽车。这样的历史背景也使得东风人在骨子里存有一股军人的浩然正气。这种正气成为东风制造汽车的支撑,在品质上,东风希望将“军工品质”传承到民用汽车产品中来。
1974年,东风建成EQ240汽车生产线,EQ240也是一款军用载重卡车。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参加战争的军用车。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东风EQ240、EQ140成为战时军用车,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前线,东风军车因无一辆车因质量导致事故而受到作战官兵的好评。2006年,东风“猛士”牌越野型汽车研发成功,该车外形式样与美国的悍马汽车相似,但业内认为在性能方面比悍马更胜一筹。
今年5月,东风的抗战纪念活动开始。东风旗下自主品牌风神以“致敬英雄 自豪向前”为名,开始了抗战胜利70周年的探访之旅。整个探访活动由东风猛士开道,风神AX7阅兵版组成的车队计划用5个月的时间重走抗战路,而全程穿越全国15个省2个直辖市。8月10日-8月15日,抗战探访走到了云南,重走了滇西抗战路线。
尤为记忆深刻的是,在探访到达的第一站——北京,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和越战的80余岁老兵,用洪亮的声音说,开中国车自豪。在当日集结地——中华世纪坛上空,余音回绕。但东风风神的抗战纪念行动,并不是简单的路线重走,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春荣说,这既是一场致敬之旅,也是一场公益之旅,同时也是一场体验之旅。
东风风神认为,探访是形式,致敬是根本。在探访过程中,东风沿途联合公益明星、军事专家进行诸如老兵捐助、英雄部队慰问、红色纪念馆帮扶等公益性项目。在致敬抗战英雄的同时,东风实际上也通过长途驾驶的体验来挑战自己。东风称之为体验之旅,让媒体客户等来感受车。但从换种说法,这次探访也是东风风神的“抗战之旅”。
自主品牌汽车无疑正生存在惨烈的市场战争之中。今年1-7月,包括风神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乘用车共销售超467万辆,同比增长13.5%,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41.7%,比上年同期提升了近3.7%。但份额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自主品牌汽车的逆袭成功。中汽协秘书长董扬直言到,自主的回暖在于恰好在市场最欢迎的小型SUV市场布局较快。
“我不认为中国品牌的冬天已经过去,我觉得很可能还会有反复,还有困难在我们面前。”董扬说。在诸多自主品牌高层看来,自主品牌的危机依然存在,和合资品牌在技术、品牌上的短期内难以达到齐头并肩。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的进步已经十分巨大。在某些技术之边上已经赶上了外国品牌。虽如此,在市场上,自主品牌并没有完全得到认可。
自主品牌汽车要在汽车市场进行“抗战”,并且是持久的抗战。东风也正是以军车的实力,在证明自主品牌汽车的实力并不比外国品牌差。在这次探访的车队中,除了两辆勇士之外,笔者还注意到,风神AX7是主力车型。这款SUV是东风军转民的代表作,前后有超过1500名研发人员参与AX7开发过程,尤其是东风猛士设计团队的加入。
因而,风神AX7上,有被称为中国“军车之王”东风猛士的血统与基因。这是一次真正源自中国汽车品牌的“抗战”。实际上,“致敬英雄 自豪向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探访之旅是风神“品质砺剑”的第二季。 五年前,东风风神曾推出品质砺剑第一季 “征服五大洲”活动,在世界多个地方通过长途驾驶验证东风产品的品质。
今年,从“征服五大洲”走向“穿越神州”,这场大型巡游活动也是东风风神品质砺剑的再度启航。
实际上,在以2012年长安逸动上市为标志,自主品牌第二轮产品相继投放之后,自主品牌一直以实力证明自身的进步。今年国外权威调查公司发布的2015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CSI)调查结果,自主品牌也首次有三个自主品牌进入排名前十位。其中东风风神(762分)、奇瑞(746分)和一汽轿车(740分)分别名列行业第五、第六和第八位。
CSI调研数据的变化,说明了自主品牌的长足进步,当然指出的还有现实的差距,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无疑是一个迎难而上的过程。但是,在李春荣这样的中国品牌汽车“操盘手”看来,只要中国品牌拥有坚持“抗战”的决心,有与外国品牌一决高下的勇气和信心,再加上持之以很的耐心,以打持久战的意志坚持,自主品牌们一定会获得市场认可。
正如八年抗战终于赢得胜利,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汽车人的坚持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