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体系的整理方法论框架


技术体系的整理方法论框架
曾军庆,2015/08/05

很多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希望整理自己的技术体系时,往往一开始无从下手,本文提供了一个方法论框架。

1、关于技术体系的相关任务
我认为包括四方面:
1)首先是:发掘、提炼、构建专家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
2)以专家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为核心,衍生出相应的课程教材、课程讲稿(PPT),而且课程是不同版本的:公益讲座版(1小时、2小时、X小时)和收费培训版。课程也按不同的目的分为不同的版本,但这些都是基于知识体系、技术体系这个核心来。
3)以专家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为核心,结合运营模式,梳理出咨询服务(诊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养生保健服务、健康咨询服务等)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
4)以专家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为核心,形成系列的论文、图书著作、宣传文案等,以形成市场宣传体系和专家的出版成果。

2、关于专家的核心知识体系、技术体系的整理
主要包括7个步骤:
1)一手资料、二手资料的收集、聚合。
2)一对一的访谈、对话、交流,以澄清资料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回答。
3)运用事理系统创新方法论,吸收、创建新想法,也初步形成知识体系的框架。
4)形成核心知识体系的第一个初稿,1.0版本。
5)把1.0版本发给专家或相关人,碰撞、沉淀、酝酿,以形成2.0版本。
6)再次运用事理系统创新方法论,吸收、创建新想法,也形成更完善的框架。
7)根据上一步,撰稿形成3.0版本。

3、第一步如何进行?
目前要进行的第一步就是收集一手、二手资料。如何收集呢?两个办法:
1)一方面专家可以把你们现有手头的资料发给专业团队。
2)另一方面,专家手头如果没有现场资料,则根据问题纲要,自行回答。

4、关于整理资料的问题框架纲要:
4.1 关于客户痛点需求:
1)在过去这么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工作经验中,您认为客户面临的问题有哪些?你给客户解决的问题是哪些?客户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些?(尽管列举)
2) 在上述回答的客户面临的问题或想要解决的问题中,什么样的问题是最核心的?什么样的问题是大痛点?(痛点思维,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内容,顾名思 义,是痛苦的点,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抱怨的、不满的,让人感到痛苦的接触点。 转化到产品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原始需求中被大多数人反复表述过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有待实现的愿望。)
4.2 关于自己的优势:
1)我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甚至个人品牌形象等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2)我的上述优势如何有助于解决1提到的客户大痛点?
4.3 针对痛点的解决方案
1)针对痛点1,2,...,N,我(专家、老师)的最佳方法策略,或最好的实践经验分别是什么?(请完整阐述)另外:方案还有哪些不完善或空缺,需要研发团队进行标杆研究的课题?
2)这些解决方案给客户的效果是什么?价值是什么?
4.4 方案的优势、特点及原理
1)优势:我认为,上述针对痛点的解决方案(与目前市场常见的方案A、B、C、...X相比)有哪些优势?请列举和概括,不能概括先随便列举。
2)特点:为什么上述解决方案具有这些优势?或解决方案X(X=1,2,...,N)之所以具有优势,是因为方案的哪些技术特点(特点1,2,...,N)?请列举和概括,不能概括先随便列举。
3) 原理:为什么上述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该方案背后的思想体系(理论原理)、步骤体系、方法体系分别是什么?拿医药医疗健康领域的技术来说,需要考 虑:客户的问题从中医来看,其病因、病理(或病机)的分析是怎样?如何辨证?其治则、治法是什么?组方为何符合治则治法?针对了相应的病因病机。其处方的 君臣佐使组方原理是怎样的?客户的问题从现代医学来看,其病因、病位、病理分别是什么?处方的依据是什么?
4.5 方案的效果统计与典型客户证据:
1)根据过去这么多年(或少数几年也可以)的经验(或实际应用状况),我的方案、方法论的效果是怎样的?多少人受益?受了怎样的益?有无统计结果分析?有无统计报告?(有就写,有什么写什么)
2) 证明我的方法论或我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服务的有效性的典型客户或客户案例有哪些?有10个写10个,有100个写100个,有1000个写1000 个,不擅长写的,可以先自己录音,总之专家先写初步,然后由专业团队根据专家初步写的东西进行提问,以整理出更完善的案例体系。
4.6 关于技术方案形成的背景:
1)上述解决方案或技术体系的创始人或研发人或传承人(掌握者)分别是谁?
2)上述解决方案或技术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民间师承?经典文献学习与研究?学院学习?自我创编与研究研发?

5、关于事理系统创新方法论
5.1 原理公式
该方法论由本人经过十五年的研究发明创建,是一个用以快速激发创意的方法论,其核心原理是:新的创意=已有创意+系统异化。
怎样的异化才是最富有成效的异化呢?个人认为包括如下三要素:
1) 异化对象:为了全面系统激发创意,我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对象的系统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是具体的模型,也可以根据事理学知识体系,把要解决的问题看成一个包含 主体系统在内的事理系统,如此则需要构建一个一般事理系统模型,分别有两要素模型、三要素模型、五要素模型、七要素模型及九要素模型,另文详述。
2)启发对象:启发对象是指用以启发我们创意灵感的事物,包括知识库、创意库,也可以是随机物(实物、图片、抽象概念、词汇等都可以)
3)异化操作:异化操作方法库,主要是一些启发式的假设性问题,与奥斯本提到的检核表类似。
5.2 核心步骤
其核心步骤包括五个:
1)写出创意任务:需要哪方面创意?需要完成什么任务?需要应对什么挑战或问题?
2)得到已有创意:通过个体独立思考、查阅文献、调研、购买、群体头脑风暴等方式获得若干已有创意。
3)准备启发对象:尽可能多收集用以启发灵感的知识体系、案例库、经验。
4)系统激发创意:运用本人的系统异化方法激发更多创意。即:围绕已有若干思路,建立思路的事理系统模型,选择事理系统的要素作为焦点,结合启发对象,进行异化操作得到尽可能多的创意。
5)总结呈现创意 :对所有的创意运用KJ法进行归类总结,然后以思维导图和word文件形式呈现出来。
下图是根据上述步骤而设计的一个九宫图工具:
5.3 关于KJ法
1)网上有现成资料和相关著作可以自行学习参考。
2)KJ法可以个人独立操作运用,也可以团队建导的方式进行。

(本文纯属原创,包含作者多年苦心研究而形成的原创思想与方法,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