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 引进金融创新需要同步引进严刑峻法
[2015-08-10 19:50:34]扫描到手机
任何金融创新都需要监管创新,否则没有监管创新跟上,金融创新都会成为特权者掠夺市场的工具,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信用不彰的市场。
近段时间中国股市都在讨论程序化交易问题,最新消息是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证实,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期分别组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召开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工作座谈会。其中第四条就是要加强程序化交易和客户管理,严禁利用程序化交易恶意做空。上交所也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中明确规定,“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批量申报下单,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或者交易系统安全”为异常交易行为,可以对相关账户采取书面警示、暂停账户当日交易以及限制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
在程序化交易策略执行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上交所《交易规则》第6.1条以及《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第八条规定的其他异常交易行为,如虚假申报、大额申报、密集申报、涨跌幅限制价格大量申报、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交易、日内反向交易、高买低卖等行为,这些也都会被认定为异常交易行为。
程序化交易是最近几年的一个舶来品,在国外普遍存在,也遭遇同样危机,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2010年5月6日,美国股市遭遇***,道琼斯指数在20多分钟内暴跌约1000点,其中最剧烈的600点下跌发生在5分钟内,总市值损失近10000亿美元,之后指数又大幅回升,。这一交易日也创下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单日盘中跌幅,堪称华尔街历史上波动最为剧烈的20分钟。程序化交易助长助跌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引发***的是程序化交易, 5月6日那一天,萨劳自上午开始就对交易系统下虚假卖单,市场出现下跌趋势后,他继续加大“抛售”力度,在中午12时33分左右达到最疯狂阶段,致使美股指数暴跌。萨劳随后在暴跌的地点购进数支“便宜”期货合约,待股指回升后抛售,当天盈利近90万美元。
美国执法人员很快开始核查做空者,并查清是英国人萨劳导致美国股市危机,美国司法部门指控萨劳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萨劳通过交易美股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总共盈利4000万美元,并犯下一项电信欺诈、10项大宗商品欺诈、10项大宗商品市场操纵行为以及一项欺骗行为指控。如果被裁定成立,这些指控合计将为萨劳带来最高380年监禁。
4000万美元中不乏合法交易收益,但是美国针对萨劳的判决高达380年监禁,是常人寿命的好几倍,真可以说是牢底坐穿,显示监管的严酷性。作为金融创新,不断引进,不断演绎,成为金融改革的重头戏,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引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我们要牢记资本的逐利性和胆大妄为性,马克思的话语要谨记:"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因此引进金融创新的同时,更要引进国外严刑峻法,没有严刑峻法护航,一切金融创新就会变味,成为资本权贵掠夺市场利益的利器。以程序化交易为例,如果交易者凭借资金资金优势,交易速度优势,研发优势,信息优势,不加任何约束的话,将会在市场中所向披靡,不可一世。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被限制交易的账户中,有的是当日累计撤单量占比过高,某账户一日累计申报卖出近1.6万笔,金额超过15亿元,申报后的撤单率高达99.18%;有的是涉嫌日内短线操纵行为,影响个股交易量及价格,诱导投资者买卖,以趁机高价卖出或低价买入股票。当天申报撤单率高达99.18%,
按照美方指控,萨劳利用一个计算机交易程序对美股股指期货下巨额卖单,但能瞬间实现撤单,以保证这些卖单不会成交,却能对交易价格构成实时抛压。这一做法的目的并非完成交易,而是影响价格和达到操纵市场的目的,因而构成欺诈。上述账户卖单撤单率高达99.18%, 一日1.6万笔卖单一定会对交易价格构成适时抛压,把股价快速砸下去,在杠杆资金存在下,导致杠杆资金爆仓,甚至直接把股价砸到跌停版,按照美国司法部的解释是”这一做法的目的并非完成交易,而是影响价格和达到操纵市场的目的,因而构成欺诈。'按照中国证券法和《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试行)》也是典型的股价操纵,属于利用持股优势资金优势的操纵行为,细分一点的话就是虚假申报操纵。从证券法层面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5倍罚款,从司法层面如果违法的话可以依照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美国执法者横跨欧美,越洋对萨劳提出指控和引渡要求,执法效率之高和执法态度之坚决令人佩服,而中国执法者虽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击恶意做空行为,但是到目前为止,仅仅只是限制几十个账户交易行为,尚没有恶意做空者进入更为严厉的行政处罚,更不用说进入司法程序,这对市场操纵者释放了一个不良信号。那就是对违规者的纵容,违法者不必承担太多责任。
金融创新无止境,但面对肆无忌惮的逐利者扎好篱笆必不可少,引进美国金融创新不可或缺,但引进美国严刑峻法绝对更重要,引进美国执法理念更重要,就程序化交易而言,叶檀女士说过一句话,“在一个特权投资者众多、信用不彰的市场,是绝不能对高频交易频繁撤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金融创新需要完善法制护航,而法治市场需要执法人员铁面无私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