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跋涉(6):
热棒
2015年7月9日。
乘坐Z264次列车进藏的特别的好处就在于,青藏铁路沿线最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建筑奇观都在白天呈现,这样,“坐上火车去拉萨”就成为一路的观光之旅。
在可可西里地区,铁路两侧竖立着一排排黑色的铁管,有的地方只是几棵孤立着,有的地方则绵延数百米。大家议论纷纷,却不知这是何种奇妙之物。同行进藏一个小伙子,在安徽芜湖读高中,也就是我们在各个内地城市都会看到的“西藏中学”的学生。他来自林芝地区,一年一次回家探亲。小伙子自信大方,文质彬彬,讲文明,有礼貌。前面看到的那些野生动物,以及铁路两侧的水土保护设施,它都给我们做过介绍。
据这位林芝小伙子讲,铁路两侧密集竖立的铁棒,叫做热棒,是青藏铁路上特有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因为青藏铁路很长距离要通过常年冻土地带,而冻土随季节的温度变化会影响铁轨的变动从而影响行车安全,于是科研机构发明了这种叫做热棒的散热装置。热棒长约七米,地下五米,地上二米。铁管内装有液态氨,能在热天冻土温度上升时自动散热,以保持冻土的恒定低温,保持冻土的稳定性。据小伙子介绍,为修建青藏铁路,国家投入大量科研经费,科研机构在解决异常条件下的铁路施工及维护难题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关于恒温技术,除了热棒之外,还有其他的成果。
小伙子的汉语表达自然而流畅,我相信他是一位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好学生。问起将来的打算,他说高中毕业之后准备继续在内地上大学,然后再回西藏工作。我说,如果有留在内地工作的机会,有没有在内地发展的打算?小伙子说不会,他们在内地接受教育的学生,都希望回西藏工作。在这位西藏中学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某些令人欣喜的东西。西藏的神秘,西藏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西藏的贫穷和落后之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很多游客,是从“消费”西藏的贫穷和落后中获得满足的。这是一个很让人痛心的现实。事实上,在我们所接触的藏人中,知识和科学的观念非常缺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具有拒绝科学的习俗。在这位西藏中学学生身上,我们欣喜看到的是,经过内地先进文化的熏陶,他已经有了一些科学的知识和观念。但愿这种星星之火,可以在未来燎原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