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佳新任总裁刘丹带领下的新经营班子首次对外亮相。康佳硬件、软件同步走,展示了康佳回归彩电画质与色彩本质的实力,和“互联网+”时代聚焦于智能家居用户体验的价值导向。几乎与此同时,创维、海信等也各自表明了其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ULED(意为极致的发光二极管)电视等新技术产品上的雄心。
彩电企业聚焦新型显示技术
康佳“并线超车”,推出全线真彩电视,欲使高、中、低端产品均实现画质最佳,包括真彩OLED系列、真彩量子点电视、彩光LED系列。其中,既有极具科技感外形的X80系列曲面嫦娥电视,也有轻薄如纸、极致工艺的8800/8900系列超薄电视超量子版;同时,康佳将49英寸以上的大板产品实现全面高色域化,搭载64位芯片真彩色轮引擎技术,智能逐点扫描,实时自动调节画面色彩,为消费者打造殿堂级的视觉效果。
康佳集团副总裁兼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林洪藩强调:“以前我们中国自主品牌常讲‘弯道超车’,应该说还是底气不足。但现在的形势不一样了,康佳在‘真彩时代’就是要以产品实力‘并线超车’,造一等产品,赢一流效益。电视在补足内容、强化智能之后,回归画质和色彩的本质,这是用户体验最为集中和明显的价值导向。”刘丹更是首次提出涵盖了彩电、手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电饭煲、空净水净在内的智能家居战略。
几乎与此同时,创维宣布在业内率先实现4K超高清OLED电视的量产,TCL近日也透露在研究印刷式OLED电视面板技术。而海信则在前不久宣布,由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的对比研究显示,海信ULED电视多项主要指标超越韩国企业旗舰产品。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2015年属于4K超高清、OLED、ULED、GLED、量子点等新型显示技术齐爆发的一年,也是彩电企业线上线下、O2O模式创新的一年。能否获得消费者青睐,仍然在于产品本身的画质、音质、内容等优势上。因此,各彩电企业务必先把硬件做好,只有硬件过关,才能更好地占据消费市场。
彩电业从量变到质变
业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总量为4461万台,同比下降6.6%,销售额1462亿元,同比下降14.5%。2015年上半年,彩电市场零售量达2211万台,同比增长5.6%,零售额达744亿元,同比增长6.9%。
奥维云网黑电事业部分析师刘飞认为,2015年上半年彩电市场迎来短暂的春天,但下半年彩电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在规模增长持续乏力的环境下,客厅经济巨大的潜在价值为智能电视的发展点亮希望之火。奥维云网分析认为,只有硬件与生态同步发展的全能型厂商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过去十几年,彩电领域经历了多次技术和产品的大变革。在CRT(显像管电视)“大胖子”逐渐瘦身的时候,PDP(等离子)电视让人们眼前一亮。在等离子发展还不温不火的时候,LCD(液晶)电视又快速抢占了市场。接着,传统液晶电视还进化成了以LED为背光源的液晶电视。如今,液晶电视如日中天,新型显示技术又已来到,包括4K超高清、OLED、量子点等。
陆刃波指出,上述新技术的突破,正是彩电企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对于当下正处在周期性调整阶段的彩电行业来说,短期波动和行业周期性涨跌是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我们不要盲目悲观。当然,企业最终能否转型成功,还取决于创新技术的开放性和差异化产品的上量情况。
短期内难以取代液晶电视
新型显示技术的产品面市了,消费者会买吗?据悉,康佳进一步调低了其2K曲面OLED电视的价格。刘丹坦承,目前OLED电视与液晶电视已经进入两倍价差区间,而“1.5倍价差是发展期,1.2倍价差则进入替代期”。
奥维云网的预测数据显示,电视外观形态的突破往往能够成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有力武器。2015年国内市场曲面电视的零售量将达150万台,渗透率3.3%,同比增长1054%;超轻薄电视的零售量将达90万台,渗透率2%。
刘飞还表示,随着电视“观看”本质的回归,显示技术革新逐渐成为驱动新一轮彩电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预计2015年量子点电视的零售量将达50万台,渗透率1.1%;OLED电视的零售量将达10万台,渗透率0.2%。(北京参考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作品,原载于2015年8月25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8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