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啤酒:价值创新的八大策略(六)


 
 
  朝日啤酒:价值创新的八大策略(六)
 
 
      6、乘胜前进的“鲜度革命”
 
 
早在1986年刚刚上任的樋口广太郎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断:将市场上所有滞销的出厂超过3个月的朝日啤酒全部收回销毁,从此不卖陈啤酒。这个行动当时命名为鲜度循环行动,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以旧换新、循序渐进的办法,而是一下子全部回收所有的旧商品。 这一史无前例”的措施得到零售业者的欢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理顺了朝日啤酒新商品销售的渠道,也消除了顾客选择时的疑虑。但是,代价是巨大的,光是回收旧啤酒就要支付了5亿多日元。而且,回收后的啤酒含有酒精,必须委托专门的处理废物公司经过无害化的处理,整个费用高达10多亿日元占当年利润的约40%。朝日啤酒公司在回收旧啤酒的同时,形成了保证不再产生陈旧啤酒的制度,从那个时候起规定:啤酒制造后20日以内必须从工厂出货。
樋口广太郎任主帅期间,打出了舒波乐,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也留下了庞大的债务。舒波乐的味觉革命,带动了朝日啤酒的市场份额三年连续增长,到1990年终于停止了上升,1992年朝日啤酒的市场份额一直在24.5%左右徘徊。一个品牌带来的市场上升力终有一天会消失的,尤其是在酒精饮料已经趋于饱和的日本市场上。
1991年,当濑户雄三接任的时候,他面临的是屈居行业第二、还是下定决心挑战第一的战略抉择。濑户雄三由主妇购物时对食品的保鲜日期的苛求想到了鲜度问题:曾经风行一时舒波乐的销量停滞如果不给舒波乐添加一点更有魅力的附加价值,销量就不会再上升。啤酒的价值在于味道”,还有使啤酒更为增色的其他质量基准,那就是鲜度,鲜度也体现了啤酒的价值。如果能彻底地追求鲜度,它就会成为舒波乐的一个强有力的附加价值。濑户雄三提出了鲜度经营的目标,并把它作为自己施政的主要方针。1993年5月朝日啤酒成立了鲜度经营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包括了销售、生产、运输所有部门,旨在把销售、生产和运输三者的力量合起来,再把它们用计算机加以系统化。鲜度经营在“鲜度循环”基础上提高舒波乐品牌影响力和价值的又一重要举措鲜度循环运动是在问题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的一种改善活动,而鲜度经营”是在问题还没有发生的情况下主动地进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主动为自己的商品添加更好的品质和价值。 当时朝日啤酒工厂里,从啤酒生产出来到装车出厂需要10天以上。1993年濑户雄三提出的第一个目标是,把啤酒从生产出来一直到装货出厂的时间缩短到10天以内。这不单单是工厂的事,而是关系到生产、销售和运输全体的事。不确切掌握市场上有多少啤酒需要量,摸着黑生产是不行的。工厂要根据需要量制订生产计划流通体系合理地、没有浪费地安排运输点和运输量进而也要求建立连接销售、工厂和运输部门的系统,供需体系、运输体系、连接系统三者非常重要。为了实施“鲜度经营”管理方案,公司调整了管理体制。业务部门的目标是准确预测需求,当生产计划与实际的动态产生偏差时,就迅速采取措施,使预测精度上升。同时,生产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弹性生产计划,以应对变化的市场和小批量生产订单。公司还研究了啤酒的保鲜方法。装酒用的木桶虽保存于冷藏库中,但运输过程非常关键,因此公司决定采用保温配送的方法。啤酒不适于照射紫外线,对于在夏季日晒后容易变质的问题公司也采取了相应对策。此外,公司还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及品质保证培训,并在分公司、分店中选出鲜度管理者经常对库存啤酒进行检验,对特约店也通过发行鲜度管理手册来贯彻鲜度管理方案。这样,业务、生产、物流部门全都参与鲜度管理工作,并由全体人员进行鲜度管理计划的制定、修改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