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感、执行力与绩效管理(8月3日)
关键词:企业管理 角色感 执行力 绩效管理
古语讲: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但是当你反向推导,认为既然事不成则也未必就需要正名,那么就是在拆台了。我们总是需要在尽人力的基础上,才具备听天命的前提条件。当你连给与名义都很吝啬的时候,也是不会给与资源的支持的。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要想取得预期效果,也是很难的。
我们往往习惯于冠以“结果导向”之名,似乎早就知道某件事做不成,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也就没指望能成,这种基本判断就使得彼此之间缺乏基本信任,更缺乏信任基础上的支撑,如此便陷入彼此抱怨的恶性循环。
被寄予厚望的人,自然更有可能会誓死效忠,相反,假如根本就没有基本的信任甚至尊重,在更多的情况下,恐怕也就只有流于平庸甚至利益相悖了。试想,假如当初刘邦并没有以隆重的仪式“登台拜帅”,是否会有“汉初三杰”?如此,大约历史也要被改写了。
不管是刘邦与韩信的关中对,还是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都仅仅是战略谋划,都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再伟大的战略,都需要将士的浴血奋战,但以成王败寇之最终结局,去逆向评级历史人物的优劣,无疑是不负责任的。每你个人都无法确定第二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局,即使发生那样的变局,都很难以一己之力改变。
任何战略规划,绝大部分都只能是警示与建议,用减法思维方式提前告诫你,哪些是不能碰的,哪些是注定会死掉的,哪些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哪些是会被市场排斥的。哪些是无效的努力,哪些又是无用功。你需要做什么,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法去做才是最恰当的。而不需要你做的,最好就不去做。
任何优秀的企业与个人,都不仅仅需要执行者与工具,而更需要有人承担顾问作用,但任何人,当你强调自身的角色感的时候,都是很苍白无力的,当然具体还是需要通过具体的项目执行来强化你的存在感的,因为单纯的标签是无法支撑形象与角色的。
在具体项目执行的时候,你是谁和你想做什么,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但你可以做什么与你最终做了什么,却往往是两回事;因为你的能力与你被授权做的,往往是不同的。你想做的和想让你做的,往往是两回事。这就跟角色定位密切相关了。
一个企业是需要多长一些眼睛,多长几颗心的。至少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看,需要不同的角色扮演,从不同角色感去感悟的。以批判的眼光去看过去,以挑剔的眼光看现在,以发展的眼光看未来,以包容的眼光看差异。
任何成就都仅仅属于历史,躺在过往的成就上,认为自己以往成功,也必将会在未来得到成功,似乎一切都可以用以往的经验去应对化解或者超越。其实那首先是忽视了以往走的弯路,以及曾经犯过的错误,其次是忽视了比自己取得更伟大成就的机构,再次也陷入了畏惧未来的鸵鸟心理。
即使是广告人,都不需要太有创意,而需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研究客户与研究市场之上,绝大部分时候,仅仅需要比你的客户高一步,比市场快一步,比竞争对手更好一点点,决胜之处并不是看自己有什么,而是看对方想要什么。不是看自己有多优秀,而是看市场所处的具体阶段性。
企业需要有恻隐之心,去对待公司内外的一切弱势群体;需要有敬畏之心,去对待公司内外的所有专业团队;需要有前瞻之心,去面对眼前的一切挫折与困局。只有对未来有敬畏的态度,才能以更开放的心胸去接受比自己更有前瞻性,更接近于市场的模式。
专业机构进行企业形象的重新规划,都不仅仅是在企业内部宣贯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以及形象的传播,而更多的是基于调查,需要重新梳理集团形象与企业文化,从外部角度进行系统描述。
任何时候,喊口号式的企业文化终究是走不长远的。文化是用来感觉的,不是用语言文字来表忠心的。不管是吉祥物、代言人,而企业形象传播绝对不仅仅是在集团内部的传播,更多的是健康良好形象的对外传播。
贾春宝
2015年8月3日星期一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