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跋涉(65):
南昌兄弟
2015年7月17日。
同车两位“投资者”是来自南昌的兄弟俩,姓周。哥哥曾经在西藏工作过几年,似乎是援藏干部,此次是带弟弟来游览自己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每一位到过西藏的人,都会对这片土地有强烈的留恋之情。老周显然对自己的援藏经历非常自豪,一路不停地自顾自说着当年工作生活的种种经历。基本上来讲,老周对西藏人民的评价是积极的。说到藏民的淳朴,他说有一次他们去日喀则下面某地视察,汽车出了故障,换下的车轮胎无法固定。找到一户藏民,他家里也找不到合适的绳索之类,于是藏民就解下自己的腰带送给他们。老周对此大为感动,竭力夸赞藏民乐于助人的美德。
老周还一再强调自己离开西藏之后,保持着对西藏人民的深厚情感,努力帮助南昌西藏中学的学生。他说自己回南昌之后,主动联系西藏中学领导,经批准带领藏族学生外出游玩。他一再强调此事的困难和自己所做事情的重要性,表明为了表达自己对西藏人民的感情所作出的努力。老周似乎还与贡桑的哥哥认识,他私下跟我说,贡桑的哥哥当年就在南昌的西藏中学读书,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成长为米林县的副县长。从老周所说的一切,我感觉他应该是一位有分量的人物。可是,现在的他却选择自费到西藏旅行,这不由得让我钦佩他的高风亮节。老周也确实有点老干部的派头,走路的时候总是昂首挺胸目不斜视。他的弟弟帮他背着包包,还要不时将茶杯递到他手上。他弟弟要显得谦和很多,一个小小办事员的做派。
墨脱是个很小的地方。晚饭后我到莲花阁去游览,回来的时候在街上遇到老周兄弟俩。老周手里拿着几本书和杂志。他说他还要在墨脱住上两天,有必要对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作进一步的了解。又说,他打听到去背崩的拼车行情。他这么一说倒是让我动了心,我们约好第二天一早在街头碰面,一起拼车去背崩。第二天我早早起来,做好去背崩的打算。天色尚早,我还沿着去往背崩的道路走了一段。等到八点多给老周打电话,他说他弟弟不愿意今天去,因为太累,想先休息一阵。老周最后说,年轻人就是这样,一点也吃不得苦。其实他年轻的弟弟也已经是四十多岁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