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跋涉(90):味觉复苏了


 万里跋涉(90)

味觉复苏了

    2012721日。

    下午五点左右到达德钦飞来寺。此行德钦的目的,一是卡瓦博格峰;二是雨崩村。再有可能的话,就是茨中教堂。茨中教堂最先被否定,因为路途遥远;雨崩也被否定,因为交通不便,关键是我对自己步行几十公里山路的能力缺乏信心。实在是一件遗憾至极的事情,对藏区或者德钦的想象中,神秘的雨崩一直是个核心。后来途中听人讲雨崩的经历,我羞愧难当。

     事先在飞来寺预定了客栈,那是整个景区网评最好的一家。在我看来,在服务意识普遍较差的边疆,这家客栈的经理小李应该是热爱本职并有着良好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的优秀青年之一。小李到德钦接客人,委托他叔叔来接我。其实我找得到地方的,但他叔叔还是为我提供了很大帮助。虽然我的行李并不是很多,不过经过半个月的跋涉之后,我的精力已经损耗很多。很快安排好住宿,房间很大,而且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说实在话,我本来对住宿要求并不高,但八宿之后,我对劣质住宿有了一些恐惧。

     一直期待着卡瓦博格,但经过一天的颠簸,已经饥肠辘辘。决定就在客栈解决午餐和晚餐的问题。老板一家都是大理人,于是想起吃饵丝。饵丝卖完了,只能选择米线。几分钟后米线端上来,尝上一口,就感觉到味觉复苏了。在西藏的这半个月,我的味觉就处于休眠状态。这半个月。吃得最多的就是方便面和川菜,吃得最好的也是这两种东西。即使在林芝和芒康,也确实遇到诚信可靠的四川人,但那种味道却终究是异乡的。半个月来,我对吃饭的要求仅仅是营养。味道,作为一种奢侈享受,还没有提上日程。

     其实就是一碗简简单单的小锅米线。肉末、韭菜、辣酱、高汤……那种做法是云南特有的,那种味道也是云南特有的。香味袭来的时候,有一种震颤的感觉,一口汤经过舌尖,感觉整个消化系统,所有的味觉器官开始苏醒并迅速活跃起来。那是一种久旱遇甘霖的畅快,那是一种他人遇故知的喜悦。仅仅只是半个多月,但对于我的味觉而言,沉睡已经太久,寂寞已经太苦。这种味道的觉醒,让我感觉到家乡的美好。对西藏的留恋因此而缓解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