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跋涉(96):
喧闹丽江
2015年7月22日。
丽江一直是云南旅游最热门的目的地。在人们的观念里,云南是个有着独特民族风情的省份,云南旅游的重点,就是大理-丽江以及西双版纳。大理是风花雪月和白族文化,西双版纳是傣家风情和热带风光,丽江是什么呢?
十多年前我去过丽江,那时候,丽江是小桥流水和纳西文化。今天,丽江的小桥依然流水,纳西文化却不见了踪影。记得上次去丽江时,四方街的溪流边,主要是客栈、工艺品商店,咖啡屋、茶室,还有一两家演艺吧。那时去丽江,一是感受古镇景象,二是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十多年前丽江已经很多人了,但是在四方街从容地走路还有可能。在那些稍微偏僻的小街,游人很少,还经常可以看到当地老人蹲在墙脚聊天;还经常碰到挑担子的小贩,沿街叫卖水果,小吃或零食。
这一次去丽江古城,只是一个临时的决定。丽江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早就败坏了,这其中包括败坏云南旅游形象的导游们的无耻行径。早就知道,过度开发过分喧闹的丽江其实已经不是丽江了。我完全相信一个旅游城市在旅游过分发展之后的自我否定。它可能凭借某些特殊的因素获得旅游价值,获得旅游及经济的发展,但发展本身却可能将其特殊性磨灭,使其独特文化被同化,使其旅游价值逐渐丧失。之前,我在西双版纳看到了这种情景。
那天晚上走到大水车的时候,除了人山人海之外,我以为一切还是以往的情景。实际上已经远远不同了。天还没有黑下来,围聚在广场上的人们已经按捺不住,音乐响起,男男女女们开始扭动起腰肢。男人和女人,青年和中年,笨拙的和灵动的,专业的和业余的,合着节奏,舒展身体,快乐开始荡漾。我以为可以寻找到一个安静的所在,就沿着溪流顺水而下。霓虹在溪流上闪烁,酒精也在缓缓流动。演艺吧一家接着一家,一家的音响比一家响亮。音乐激越,歌声嘹亮,灯光明灭而暧昧,眼神迷乱而诱惑。音乐伴随着酒精在燃烧,情绪伴随着鼓点在荡漾。溪边的小桌上,等待猎物的男人和女人们眼里流露着寂寞和渴望。渐渐地,亢奋的气氛被点燃,男人们疯狂地露出胸肌,女人们放肆地释放电力。一个个在酒吧门口暧昧灯光下自拍的女子,即使半老徐娘,也在努力装扮出性感。无法掩饰的躁动,无法抑制的向往。酒精就像溪流般涌流,金钱就像树叶般飘舞。声嘶力竭的吼叫,醉眼迷离的舞蹈。整个古镇上空是耀眼的光芒,污浊的空气。
这是丽江吗?丽江是这样的吗?那个古朴的小镇,那个纳西文化的摇篮,就是眼前这个样子吗?不是,不是。如果曾经有过一个丽江,一个传统而古朴的,民族而雅致的丽江,那是几十年前的丽江。那个丽江已经被旅游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埋藏在时光里和风雨中了。
就在四方街上,在一家音乐激越,音响爆棚的演艺吧对面,有一家叫做“东巴纸坊”的小店,经营与东巴文化相关的书籍及文具。演艺吧都快被挤爆了,而“东巴纸坊”无人光顾。
多么幼稚的对比啊!为什么要这样自讨无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