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股市问题在顶层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股市问题在顶层

 

中国股市自从进入了牛市的后半段就已经不正常了。每天动辄几百家涨停 ,而到了6.12号股指见到了最高5178.19点其后的下跌过程中就更不正常了,动辄是连续的千股跌停,而后7.08日后的反弹,又是连续的千股涨停。

 

显然中国股市已经失控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股市暴跌,中国股市为什么跌成这个样子?于是政府开始找元凶,公安部开始抓人……

 

先前是因为清查配资导致股市暴跌,后来有传言说有外国势力做空中国,而后是救市资金里有内鬼。但这些果真是导致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吗?

 

其实中国股市最大的错误源头在管理层,在证监会!现在政府又是清配资又是抓庄家,又是处罚券商。无非是找几个替罪羊而已。顶层错误才是问题根本,其它都是枝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我们复一下盘。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这轮行情的启动是在证监会主席肖刚承诺14年全年新股发行不超过一百家的基础上启动的。也就是说这是政策市控制市场规模,然后加大入市资金的前提下启动的。这行情的本质仍然是政策调控价值中枢。

 

如果一涨就市场化发行新股,别说有行情,恐怕指数还会继续跌,甚至跌破前期的1849.65点。就像现在3000点的股指高度,如果不是政策救市,继续搞市场化发行的话,看看股市会不会跌到2600点?

 

而且这轮行情的开始还源于对新股发行的改革,压低发行价格实施按市值配售。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政策,换起了市场人气。但这形成了打新资金的无风险套利。我的一个曾经只拿几万元炒股的朋友,在这轮牛市下最多调动了一百万资金入市打新股。他打新中了美康生物。该股27.51的发行价该,股最高涨到了236.53。试问在打一个新股赚十多万的无风险套利的游戏规则下,资金能不疯狂吗?

个体只是市场的一个缩影,打新股的不单单是个体的投资者,还有规模不断庞大的打新基金。因资金配售的政策导致市场囤积了大量打新的资金,每逢打新市场都会冻结几万亿的资金。市场又是一个政策垄断的市场,媒体鼓吹国家牛,这必然导致因为赚钱效应而引导意志不坚决的打新资金放弃打新而去哄抢股票,股市上涨的正反馈效应就格外明显。这在最后一轮以暴风科技为代表的小盘股暴涨中显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知道牛市的后半段,证监会放开了网上开户这一环节,这更让股市沸腾了。新增资金分分钟就可以完成资金从银行到股市的划拨。而此是的股市虽然可以一个月发行几十家新股,但这还不是市场化的节奏,资金供给远超新股供给。

 

股市供给方面,管理层实现了市场化的发行了吗?或者说我们的市场估值休系具备从政策市向市场市直接转轨的承受力了吗?显然没有!

我们的新股发行改革,堵住了上市一个新股暴富一个家族的制度漏洞了吗?显然没有!不相信可以向正在排队上市的企业做一个调查。即股指跌破3000点看看还有多少企业愿意上市?

所以迟早都要崩盘!

 

试问如果5000点之上,管理层不清查配资,或者不一个月发行两批新股,(两批新股里都有一个超级大盘股,一个中国核电一个是国泰君安)。那么股指是不是会炒到更加高的高度?

 

政策之手调控大盘,上升行情中控制不住,股市就会大涨,控制力度大了就会导致股市暴跌。现在的中国股市问题出来了,政策之手已经不能左右市场自己的意志。因为管理层在中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怀着机会主义,想当然的以为任市场自己走就能轻的实现市场化的转轨。而他们从来没有把转轨当成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来解决。

  

现在的股市还是政策托市下形成的中枢,如果继续以往的游戏规则,等行情起了继续以往的新股发行模式,每一个来这上市的企业仍旧能几倍甚至数十倍的高价甩卖他们的股票。投资者仍旧买不到廉价的筹码。这样的游戏规则继续下去,新股发行多了,迟早还是要崩盘还是要救市的,怕只怕以后市场的规模政府根本无力救市!

 

总书记说的好,“打铁还须自身硬”。中国股市的问题起自管理层,最后要解决问题也必须要管理层有足够的能力来驾驭资本市场,管理层们本身要懂经济,要弄懂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否则再多的钱扔进去也只是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