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的束


刚的束,顾名思义,刚性约束之谓也;而刚的需,刚性需求之谓也。“刚的束”与“刚的需”恰恰相反,既无刚性需求支撑,却又有刚性约束来约束,而传统媒体就深陷“刚的束”之窘境:一方面新闻已经不是刚需,而又被体制刚性约束。传统媒体的“刚的束”有哪些呢?

经营困难难裁员

近日有人撰文,说互联网公司今日裁员、明日破产,好一副凄惨景象,好像互联网公司深陷困境似的。例如,为了应对亏损,搜狐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进行了一系列改组,主要是在畅游,搜狐汽车,焦点房地产网和搜狐的编辑队伍中进行裁员。目前员工数与去年员工数的高点相比,下降了30%。而反观传统媒体,却没有发生裁员之事,一时之间,很多传统媒体大佬纷纷叫好!但是事实是如何呢?

如何衡量一个产业的繁荣程度呢?关键是要看该产业的产业规模和增长速度。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广告为1540亿元,同比增长40%,百度的广告收入达到490.52亿元,同比增长53.6%。而传统媒体呢?根据CTR数据,2014年,电视广告刊登额下降了0.5%,初现拐点;报纸广告刊登额大幅下滑18.3%;杂志广告刊登额也下滑10.2%。尤其是百度的广告收入将铁定超过报业的整体收入!数据本身会说话,到底是传统媒体业处于困境还是互联网媒体业处于困境,也就一目了然了。

为什么身处高速增长通道的互联网公司出现了大幅度裁员,而深陷困境的传统媒体却没有出现裁员潮呢?那就拜“刚的束”所赐。对于互联网媒体来说,他们是完全市场化的,任何决策都会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而及时调整,当需要扩张时就快速扩张,而当需要收缩时,就及时收缩,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和市场化。而传统媒体呢,当市场快速发展时,由于人员编制等各种制约,很难快速扩张;而当经营困难时,更不能及时裁员,一旦裁员,不仅会被下属报复,而且极可能会被领导扣上影响社会稳定的名义而勒令收回成命。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可悲的是,传统媒体依然被打上了深深的计划经济烙印。例如,在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之时,有些媒体为了保证基本的广告占版率而减少版面,但这显然会影响采编人员的工分,最后被员工上告主管部门而勒令不准减版。

经营自主权严重受限

传媒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应该拥有完全的自主经营权,可是由于传媒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经营自主权却被相关主管部门大大侵蚀。

媒体身负舆论引导和市场盈利两种功能,且必须把舆论引导功能放在首位,但是又必须靠市场经营来维持自我正常运转。在互联网未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之前,传统媒体可以借助“行政许可”式垄断获得的垄断红利来维持自身的运转,但是在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媒体的垄断之后,传统媒体的日子日益艰难,如果经营自主权再不充分,则自身运作就会困难,而所谓的舆论引导功能又如何真正发挥呢。近日上海报业集团裘新社长在年终讲话时,就大大地强调集团的媒体属性,发出了“集团砸锅卖铁也要办好报业”的豪言壮语,只是我不清楚的是,如果都混到砸锅卖铁了,还怎么保证办好报业呢,大家都知道,报业可是大投入的大生意!

近些年来,我们也已经看惯了广电总局的各种禁令,有些禁令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和规范传媒市场秩序的,这很合理。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限广令”、“限娱令”等严重影响“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情。只要传媒企业的广告和娱乐节目没有违背相关法律法规,上多少广告、做什么样的娱乐节目完全是传媒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呀,在“依法治国”的当下,其实还存在着不少“人治”的影子。

笔者更是见到过不少传统媒体单位由于不能自己购买纸张,只能有相关部门购买,导致在纸张价格处于低谷时不预先储备而在纸张价格处于高位时依然大举购买。更有甚者的是,一些单位早就不用的废旧电脑也不能自己处置,而占据了大量的宝贵办公空间。

自主决策权严重缺失

传媒企业作为国有企业,但一方面缺少合格的出资人代表,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比比皆是,导致没有利益该管的事情处处没人管,而有利益的不该管的事情却时时有人伸手;另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只关注舆论引导而不关注市场环境,尤其是他们根本不懂市场,这就导致“瞎指挥”的事情比比皆是。

例如,去年8月18日,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有些地方的宣传部就要求其旗下的传媒集团建立起“中央编辑部”,但是他们真的懂“中央编辑部”运作的前提、关键吗?“中央编辑部”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并不等于适合所有单位、所有地方,真正的媒体融合应该由媒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身的路径,而不是由上级部门来“命题作文”。

再例如,传媒企业的投资决策权严重不足。现代传媒企业与之前的传统传媒企业大不相同的是,投融资在其发展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地方的文资办对传媒企业的投资权限进行了严苛的限制,导致投资行为难以有效开展,更是影响了传媒企业的发展。

除了上述这些,不少传媒企业在人事任命上也受到刚性约束,有些传媒单位的领导很难从内部产生而多从外部空降,而且这种空降并不是通过市场化选聘而是政治式空降。当然,党管干部、党管媒体、党管导向是原则,但是对于传媒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行业,能不能多点市场化选聘和内部提拔,而少点政治式空降呢?

当然,我们在讨论“刚的束”时,我们也看到传统媒体也获得了不少的政治红利,例如,直接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但是这些政治红利在市场化冲击方面无异于是杯水车薪,而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彻底破除传统媒体头上的层层紧箍咒,唯有打破“刚的束”,才能真正迎来“刚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