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读书(上)
□杨明文
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谢冕《读书人是幸福的人》
闲暇之余,总爱翻书,不是因为无聊,而是想在书中有所发现;翻书之余,总爱聊书,不是因为有何高见,而是想把获得的感受与读友分享。现在,就与诸君分享读书的话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们该怎样读书?我们该读哪些书?
人的一生为何要读书?民谚说:“养儿不读书,不如喂个猪。”这是一个连妇孺都知道的问题。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有一种“现傻”的味道。但偶听村野“小话”,常闻市井“骂娘”,常睹街头“麻将”,惊闻官员“嫖娼”,我还是忍不住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培根说:“书籍是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站岗人的命令。”阿狄生说:“书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简·方达说:“书香是最好的美容剂。”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三字经》说:“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诗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还有人说:“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这些话,都说明了读书的愉悦、幸福与重要。
还有一个笑话:“甲猪与乙猪在一起生活。突然有一天,乙猪开始读起书来了。甲猪不解,问起何故。乙猪说:‘我想做人。’甲猪说:‘你看我们——圈舍变得越来越干净舒适了,饲料也越来越精良了,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乙猪说:‘猪只晓得快乐,而人还能幸福!’”这个笑话说明了读书的功用——读书是实现人的更高层次需要,让人获得幸福从而达到至高境界的最佳途径。否则,人和猪还有两样?
归结起来,读书的理由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求知若渴,一种是开卷有益。
求知若渴的读书是一种功利性阅读。也许,人们一听说“功利性”,就会嗤之以鼻。其实,功利性是阅读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当正确、积极地看待功利性。有了功利性,人们的阅读才会迈向知识的巅峰!提高学历层次,需要考试。为了考试而读书,有一种功利性;寻求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而读书,也是带有一种功利性的;实际上,为了修身养性也带有一种功利性。有目的,就有了功利,不过,最重要的,是看这“功利”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利于引领社会良好的风尚,有利用弘扬美好的道德精神,促进人类文明健康发展,就是积极的。——这样的功利性,历来的帝王将相都是首肯的。反之,则是消极的。
开卷有益的阅读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比较自由、随意、不经意,它往往没有目标,犹如爱花的人养花,爱鸟的人养鸟,爱宠物的人养宠物而已。看起来,这种阅读好像是“无主题”的,但这种阅读往往能够修炼出一个人至高至善的道德美与行为美!
如果说爱你没商量是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最大理由,那么,读书没商量,就是一个人的一生要读书的最大理由。读书就是好,读书让人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动物——快乐,是动物性的;幸福,是属于高尚的人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其他事情上,不如把时间浪费在读书上。
读书是一种修炼,修炼毫无疑问是痛苦的。而幸福源于痛苦,幸福的味道在于苦并甘甜着。
一个白丁要变成一个有文化的人,读书吧!
一个有文化的人要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读书吧!
(未完待续)
注:本文发表于六盘水市文联主办的《新都市文学》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