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轮回,历史是否重演?


   市场一个劲下跌,取消熔断机制?不止跌。限制大股东减持?也不止跌。汇率维稳?不止跌。国企改革以及所谓的供给侧改革,拉升钢铁煤炭?更不止跌!( 供给侧改革只是一个名词,习李两同学说出来,不是玩新概念,只是强调企业自身的改革,要面对市场需求,改革供给一侧,而不要靠增加投资拉动需求,瘟家宝搞的是加大投资的需求端来拉动经济数据,这是极端严重的错误。但现在习李提倡的供给端改革,市场却闹一个新名词来炒钢铁煤炭,供给侧改革能给市场增加需求吗?能消化库存吗?)

原因在哪里?注册制。

只有暂时推迟出台注册制,才可能止跌。

        这就象幼儿园小孩哭闹,给糖吃?还哭;买新玩具,还哭;买新衣服,还哭;原因在哪里,要妈妈来哄他,陪他玩。.

 中国股市并不具备推行注册制的条件,原因不在注册制的“合法性”,也不是因为刚刚经历“股灾”,市场不稳,股市“怕跌”。股市基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台湾股市从核准制过度到注册制用了23年时间。

中国股市的制度死结很多,不一一解开,就强推注册制,只会给A股带来更多的垃圾,降低造假和欺诈的成本,比“股灾”更严重的后果恐怕还在后面。

没有严格的退市制度,股市就如同一个“只吃不拉”的貔貅(传说中的瑞兽,有嘴无肛,能吞万物而不泄),其结果必然是被“撑死”。在没有严肃的退市制度的情况下,又强推注册制,其结果只会使A股加速“撑死”。

注册制的推出将会使得大量的垃圾股显出原形。大量的创业板、中小板股票将会腰斩,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中国股市走向健康、走向价值回归的道路,同时铲除审批腐败的必然之路。

数据显示,目前A股市场有266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10%。这266家“垃圾股”在2015年三季末的负债总额高达1.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68.65%,在过去3年中,这266家“垃圾股”还从资本市场融资2500亿元。

中国股民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会被注册制后海量涌入的垃圾股圈光。

多年以来,严肃的退市制度在中国股市一直缺位,尤其是在2001年至2007年之间,更是没有一家退市。

A股上市公司总数从2001年的1120家,增加到目前的28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从2001年的532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0万亿元;而退市方面,沪深两市迄今总共仅有100余家公司退市,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

反观美国,1995年至201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有3052家公司退市,纳斯达克有7975家公司退市。2003年至200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年均退市率6%,约1/2是主动退市,纳斯达克年均退市率8%,主动退市占近2/3。

纽交所现有上市公司2234家,1995年至2012年,纽交所共有约3052家公司退市,退市公司市值超过3万亿,而同期新上市公司市值仅1.3万亿,退市市值是新上市公司市值的2.5倍!这种“优胜劣汰”的退市制度,是美国股票市场高效运行,长期大牛市的根本原因!

核准制的初衷原本是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投资价值。其实,保证上市公司质量最有效的办法,是严格的退市制度。“垃圾股”若不能严格退市,就相当于扭曲股价信号,纵容投机,污染市场。

“垃圾股”不能严格退市,这就意味着买垃圾股的投资者没有本金尽失的风险,只要长期拿着,总有翻本的机会。

而更加讽刺的是,根据原安信证券程定华的研究,直接买“垃圾股”是最优的投资策略,从2005年到2012年,如果买入相同金额的所有ST股票,收益率是591%,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收益率仅有94%。在这样的市场,劣币驱良币,炒作投机大行其道,价值投资成了笑话。

2014年新一轮轰轰烈烈的退市制度改革,最终也是雷声大雨点小。2014年11月16日开始施行新的退市制度以来,仅有“ST国恒”和“ST二重”这2家公司因连续亏损而退市,另有“ST博元”因信披违规被暂停上市和“ST新都”因连续两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被暂停上市。

而同期沪深交易所通过IPO新上市的公司数目是217家。上市与退市之比是54:1。

投资者对注册制的担忧,主要是担心注册制会恶化供求关系,导致股市大跌。

而中国股市的管理层,地球人都知道的,当市场承受得了时,就会猛发新股,圈钱狗一只接一只,证监会是只管死不管埋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基本上流于形式。比方象首钢股份,严重亏损还能推出巨额再融资方案,完全违背当前去产能的国家政策;综艺股份这家公司,它可一直是大牛股,但它从来没有好业绩,但大家看看它上市以来,炒作了多少轮?增发再融资有多少轮?尽管你没有掌握它犯法的证据,但从它从没好业绩,又编造概念太多的情况,就可以否决其再融资啊!

2001年,因为国有股减持方案出台,市场大跌,2002年6月,国家取消了当时的方案。   

十五年小轮回,2016年,市场是否重演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