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枫落马让“商而优则仕”沦为笑柄
1月16日,中纪委发布消息: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此消息一出,即刻引来无数媒体和网友的围观,而陈雪枫也被冠以“新年首虎”的头衔闻名于天下。
陈雪枫到底是不是“首虎”? 15日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给出了答案。当有记者问及网传四川省省长魏宏失联是怎么回事时,吴玉良证实,魏宏涉嫌严重违纪,正在反省思过,下一步将根据违纪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也就是说,陈雪枫充其量是2016年第二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并非“首虎”。
既然不是“首虎”,陈雪枫何以能够引发舆论井喷,何以能够受到网友的如此“青睐”?笔者以为原因有三:一是此人过于高调,不懂得“仕途艰险”;二是此人身份特殊,属于“亦官亦商”的范畴;三是此人善于伪装,“才”与“德”不相匹配。
据陈雪枫的邻居称,他很低调朴素、看起来像一个农民,经常去家属院的食堂吃饭。但实际上,陈雪枫为人行事十分高调,他不仅在落马的当天还出现在洛阳日报上,而且在2015年年初,他作为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还连续登上了三家重量级的央媒,标题分别为《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谈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河洛大地春潮涌》、《新常态 “洛阳路”》。而在网上洛阳社区,一篇贴子还曾评论此事,认为在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就算是最不关心时政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陈雪枫接受了央媒采访。
一个地市级的主政要员,频频接受央媒采访,有何玄机?原来,河南官场2014年就曾有 “陈雪枫即将被查”的消息传出。陈雪枫之所以频频高调出镜,其目的也就是为了要将民间流传的说法变成“谣言”,以证实他的“雪白之身”。然而他唯一忽略了“打铁还需自生硬”的道理,从而让“谣言”变成了“真言”。
再看他的履历,商而优则仕,是陈雪枫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担任河南副省长之前,陈雪枫就一直在煤炭企业任职,虽然他让永煤集团从一个亏损严重的烂摊子跨入中国企业500强并居第130位,创造了响誉业界的“永煤现象”,但毕竟难以走出“官商同体”、“亦官亦商”的桎梏。正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有着企业家的潜质,却偏要跨入官场炫耀显摆人生,难怪他这个两岁时失去母亲,吃百家饭长大成人,并曾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会在铁的“纪律”面前幡然落水。
更为讽刺的是,陈雪枫曾多次在各种场合谈提及“反腐”,并认为侥幸心理是助长腐败的“催化剂”。比如,2014年6月23日,他《河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向焦裕禄学习永葆清廉本色》中指出,清正廉洁是好干部的根本前提,我们一定要克服各种侥幸心理,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又如,2015年3月,他在接受《河南商报》采访时表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政府服务提升永无止境,所以仍将大力整治“为官不为”等现象,持续推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再如,2015年2月11日,他在中共洛阳市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推进反腐倡廉与整治“为官不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使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等等。
古人曾说,前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陈雪枫则说:“一个人做事要凭良心,要学会感恩,要追求一种正气,珍惜个人有限的岗位奉献期。”但可惜的是,陈雪枫说到了却没有做到,他只能以其罪恶之身而让子孙后代为之所哀痛了。
(李吉明2016年1月18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