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有感


读《黄帝内经》有感
喻建国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这是《黄帝内经》的一段精辟论述。我在领悟其中的内涵。
   
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中有许多小行星绕着太阳转,这些行星互相撞击,形成了原始的地球,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断有宇宙中的尘埃及小的星体撞来,体积就此不断增大。撞击时能量聚集,温度不断上升,最终融化为液体。初时的地球只是一颗灸热的大火球,随着碰撞逐渐减少,地球开始由外往内慢慢冷却,产生了一层薄薄的硬壳,也就是地壳,而地球内部仍然是炽热的状态。地球内部会顺着缝隙喷出大量气体,其中带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就形成了一圈包围在地球外围的大气层。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不会太近,从而地球外围的水蒸气不致被太阳蒸干,地球本身的大小又有足够的引力将大气层拉住,所以地球才会有得天独厚的大气环境,大气层形成之后也就有了降雨现象。地球内部的岩浆不时喷涌,在地壳表面形成大量的火山。火山灰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为水,从而形成海洋。这就是“天覆地载。”
地球与太阳系的形成约在46亿年前,35亿年前出现了原核生物。首先出现的生物是菌藻类,时间在6亿年前,即寒武纪;接下来出现了多样化棘皮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时间在5亿年前,即奥陶纪;而后又出现了陆生孢子植物和两栖动物,时间约在3.5亿年前,即石炭纪;时间来到2.3亿年前,即三叠纪,恐龙、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开始占优势,海洋无脊椎动物多样化;时间到了1.8亿年前,即侏罗纪,此时爬行动物多样化。鸟类出现。裸子植物占优势;时间到了2300万年前即第三纪中新世前,哺乳动物、鸟类、被子植物和昆虫发生适应辐射;时间到了250万年前,即第四纪全新世,人类出现。“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基因,从生物学的基点跳到更加广阔的领域,基因可以如此来认识:形成事物、过程、现象及一切存在的所有基本因素,即基因。从这一观点出发,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存在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人的形成的基因链。
在我的领悟中,有许多是很现实的,也有一些是极其飘渺的。特别是基因以及基因链。但是恰恰是那基因和基因链,最能够从根本上把精神和物质对于宇宙中的存在做出最透彻的解释。
当一个人站在这样的高度,你的境界还会局限于渺小的一点上吗?你的目前存在和你从前拥有的存在,之所以能够出现,都是因为某一条基因链在运作。无需认识和理解,无需研究和探索,你好自为之吧,也就是顺着基因链继续运转。从心理调适的角度看,你会因此而感到无需烦恼,无须忧愁,你应该紧紧抓住快乐,不抓白不抓啊,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