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姜准《岐海琐谈》记述永嘉黄氏相关的情事八则之二


          

卷二·一     黄文简公淮蒙宣宗皇帝赐游西苑献谢恩诗五章序云                            

臣淮谨以谢恩诣阙首蒙赐宴内阁礼成奉辞过承宠眷赐留月馀,光禄时颁廪饩四月二十*1钦奉敕旨命太监臣诚导臣游览西苑仍命成国公臣勇等十有四人偕往又蒙特恩悯臣疲弱许乘肩舆勇等乘马径至白玉桥舍马舆徒步先诣南圆殿是为皇上祗奉皇太之所伏见圣诚纯孝亘古莫伦臣等拜稽感悦欢呼万岁次诣清暑*2殿迤逦遍观奇胜抵万岁山臣诚宣奉圣旨谓曰:“山巅下瞰宫庭人迹所不*3,诸大臣皆心腹*4股肱登高眺远一无所禁。”臣勇等又拜稽称谢遂循翠岭盘桓而上历仁智*5介福延和诸殿金露玉虹方壶瀛洲四亭直造广寒置身于层霄之上周览圻甸获睹太平繁华之盛于是下宴山趾绿荫之中酒颁法醖果饌皆出天厨之珍窃臣淮一介儒士叨逢隆遇兹者复蒙宠以非常之恩天高地厚莫罄名言自愧才庸质懦,不能补涓埃辄效康衢之谣撰述近体五章祝圣寿于万万年其诗曰

辇路西迴第几重翠微环矗护房栊宸闱游幸崇华构孝养纯诚仰圣衷鸾驭每从花外度虹桥近*向柳边通两宫福寿齐天地万国均沾雨露浓

广寒宫阙中天起金露方壶远近分*6罗绮交疏和气洽沉檀涂壁异香闻*7竹翻舞凤青含雨松偃蟠龙翠拂云下界尘寰遥在望光华咸仰圣明君

蓬壶*8高拥戴山鼇台殿巍峨近碧霄宝树排云珠作网金波漾日玉为桥香浮银瓮颁仙醴味列珍馐出大庖敕赐宴游恩眷厚愿同嵩祝颂轩尧

万顷平铺太液池波纹微动漾玻璃兰芽*9泛绿光风转花气烘晴淑景迟在藻静看游鰋鲤临流遥见集凫翳仁恩涵育春无际正及*10河清海晏时

肩舆近抵凤凰城矜恤微躯荷圣情覆育*11真同天广大照临咸仰日高明抚心兢*12惕难图报濡翰形容不可名愿祝皇图磐*13石固垂衣端拱乐升平

【注】

*1 二十六,当时同行者均作二十六日。惟姜准《岐海琐谈》卷二,作二十四。                                 

*2 暑,原文作署;敬本印作暑。据改为暑。

*3 ,原排版掉字。根据原书末“勘误表”加入“敢”字。

*4 腹,原文作服;敬本印作腹。据义从改为腹。

*5 智,原文作贺。据杨士奇《赐游西苑诗序》改为智。

*6 近分,《岐海琐谈》卷二,作遥闻。

*7 闻,《岐海琐谈》卷二,作薰。

*8 壶,《岐海琐谈》卷二,作莱。

*9 芽,原文无;敬本空格。《岐海琐谈》卷二,作芽。据加。

*10 及,《岐海琐谈》卷二,作直。

*11 育,《岐海琐谈》卷二,作载。

*12 兢,原文;敬本沿作;《岐海琐谈》卷二,作兢。据义从改为兢。

*13 磐,原文;敬本沿作

      陵按:杨士奇是这次游西苑的十五人之一。事后杨士奇作有七律四章及《赐游西苑诗序》;杨荣、王直等七人有诗赋撰作,记述宣德八年癸丑四月二十六日游西苑之事。在《岐海琐谈》中,有姜准的按语62字。概括了壬子冬至癸丑六月十一日皇帝在亲洒宸翰之情事,却漏记了黄淮、王直为礼部奏请为癸丑科会试考官,取刘哲等一百名举人。王直有《癸丑年会试录后序》详细记述;《明实录》第七十六册,卷九十九亦有明确记载。另外《岐海琐谈》该序言有许多字句不同。如“光禄时颁廪饩”六字在《岐海琐谈》中已删去了。恕一一出校。

    姜按宣德壬子冬公以谢恩诣阙赐宴内阁俯留累月赐游西苑许乘肩舆循太液池遍览胜丽宴于万岁山麓陛辞之次重蒙亲洒宸翰制为诗歌奖谕此其时也

      永陵续按:该则在“点校本”第22页,题作:“41、黃文简谢恩诗”;拙编《黄淮文集》详见376页,题:“赐游西苑诗”;杨士奇作有七律四章及“赐游西苑诗序”;杨荣、王直等七人均有诗赋著述。另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重修《永嘉霞渡潭黄氏族谱·艺文卷》115页载有该文,讹误达三十馀处。2012年余主修其艺文卷经逐更正。

       以下是拙编《黄淮文集》第376页之初稿清样:

                                                黄永陵于温州知省斋 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