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名人录


 

 
有感名人录
曹秀
我市政协出版一本名人录,我被列入其中,原因就是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据说,当初推荐名人时有近千人,绝大多数是经常在电视报上出名的领导干部,他们以为经常出名就是名人了。当争论不休时,政协主席一句话,以国家级为主。于是有关的名人条件绝大多数被限制了,最后是获得国家奖的劳动模范等进入了名人录,而我是中国作协会员理所当然被提上来了。
一座城市有一千多年了,名人是层出不穷的,不是列入名人录就是名人了,没有列入的就不是名人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了一百多名人,这并不算什么,数不清的名人被淹没在历史潮流中,我们算是幸运的了。能在一座城市列入名人录,不是我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是我比别人勤奋写出的作品被认可,这是对我劳动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我人生追求的认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的伤害,还有我付出的巨大代价和辛苦,有人只看列入名人录,没有看到我付出的汗水和岁月蹉跎。
在一个没有报刊杂志的地方搞文学,可以说是艰难曲折,别说投稿无处投,就是写出后也没人知道,更不能了解付出辛苦和汗水的岁月蹉跎了。几十年来,我写出多少作品没人知道,人与人见面只是看有没有职务有多少钱财,没询问你写出多少作品付出多大代价,人们看重的是钱财,是名气,是有没有权力,有一切好说,没有谁看你是谁,即使是亲朋好友也不例外。我的所在地要报刊没有,要杂志没有,也没能力办,只有一个电视台算是新闻组织了,在此基础上,还有什么要求呢?一本名人录给历史一个交代,如果不是政协肯出钱谁又能这样做呢?幸运的是我入选了,这对一些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他们曾几何时对中国作协看不起,以为只有他们几个才是最好的,现在被名人录一比真的是略胜一筹,想痛了脑袋瓜子也想不通了。
其实说白了,入名人录只是对我个人作品的一种检验,或者说是一种变相的汇报,说大了是对家乡人的汇报,说小了是让少数人看看我这些年写出过什么,有什么成果或贡献。写作是一种辛苦,更是一种宣扬,名人录替我作了宣扬。一本名人录出版了,有人议论,有人不满,有人不服,然而更多的是一种羡慕:原来我们这种城市也有巨大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