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对励志,反对成功学,反对望子成龙


我即是一个教书匠,就来说说中国教育问题。几年前,在北京《经济观察报》一个论坛上,当时有位演讲嘉宾是教育家杨东平,我说请问杨先生: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他想了半天说:教育吧。我说为什么?他说足球没希望也就算了,教育不能没希望。

问题是:我们要考虑的是中国教育是不是大幅度、大面积提高了国民素质。而现在我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中国教育整个把人脑子搞坏了。搞坏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教育评价目标就是“成王败寇”四个字,就是你如果得了诺贝尔奖就是好,没有得奖或奥数没得奖就不行。就是一成王败寇,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忘掉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这种成王败寇的评价标准结果是不把学生当人,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龙是什么?怪兽。材是什么?木头。器是什么?东西。就是你要成怪兽,你要成木头,你要成东西,就是不要成人。你看看我们现在孩子过的什么日子,有家媒体报道说,夫妻两个白天平时工作比较忙,到了国庆长假,孩子问:爸爸妈妈能不能花一天时间陪我到游乐园玩一下。

夫妻两个开了一夜的遵义会议,最后咬紧牙关,下定决心,拿出一天时间陪孩子上回游乐园。做了第一个游戏,孩子挺高兴。妈妈就问:好玩吗?好玩。那回去就可以写篇作文了吧。孩子当场脸就拉下来,然后,垂头丧气去做第二个游戏。

做完第二个游戏妈妈又过来了,问,第二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你可以写一篇精彩的作文了吧。孩子说,妈妈我不玩了。一天玩的时间都不给孩子,就盯他作文,口号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我想请问:人生的终点线在哪儿?殡仪馆。

所以从上到下,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家长,全都是望子成龙。所以现在我旗帜鲜明提出来:我反对励志,反对培优,反对成功学,反对望子成龙。我的口号就是今天主题,望子成人。什么人?真正的人。有标准吗?有,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

首先说真实。有人说不可能。这年头你还能全说真话,不说假话。我说能,因为我的真实标准是不说假话。有人说,那你说的全是真话?我说是。他说那不可能,说真话要倒霉的。我说很简单,你觉得这个真话说出来要倒霉的话,你可以不说。

康德说: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是他没有义务把所有真实都说出来。因此真实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你觉得这个真实是不可以说的,你就不说,然后假话你也不说,剩下的全是真话,这就是真实。

第二善良。善良不是说要你到街头去做什么义工,或者学雷锋那天去扶老太太过街。善良的底线是“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之心,不忍心人家受到无辜伤害,包括对小动物。所以不但不能行凶杀人,也不能虐待小动物。我们要在法律上保证公民的恻隐之心不受伤害。

第三是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的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第四就是快乐。快乐是非常重要的。在孔夫子那里,做人最高境界是仁,做事最高境界是权(权衡),治学最高境界是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最高境界。

其实人很简单,成功不成功,是否出人头地,是否光宗耀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快乐。(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最后是快乐。

比方说现在为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要去考公务员呢?我非常同情大学生毕业后挤破脑袋去考公务员,虽然我不赞成,但是我非常理解非常同情,他缺乏的是安全感。有个农村来的孩子就这样对记者说的,我也不想考公务员,但是我爸妈让我考。我爸妈说,孩子,你要考上公务员,咱在村里就不受欺负了。他要的就是一个安全感。

所以我们社会应该给每个公民提供足够安全感,让每个公民有足够尊严,不管他从事哪个职业,不管他在哪个岗位,他都是一个安全、有尊严的人,这样他才能快乐。

这就是我对中国教育的希望。我希望中国教育能让我们每个孩子,中国改革、中国社会能让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成为真正真实的人、善良的人、健康的人、快乐的人,这就是我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