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春运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吗?
-----一位朋友问我为何现在没有写春运的文章的感慨!
汪华斌
说实在的话在儿子大学刚毕业那几年,任何节假日都是我夫妻俩最犯愁的时刻;因为儿子在外地工作,我们要为他愁返程票。正因为如此,所以托关系与购买高价票成为了我们弄到票的途径。因而每次节假日的团聚根本没有天伦之乐,反而常常自问何时能不为此操心。后来儿子出国后,才真的成为了春运的看戏人;因为不操心票竟然如此轻松,所以有时还到武昌车站去感叹别人的辛酸;因为这春运简直就是一场战斗。当看到大人小孩同样都是这春运的受害者时,根本没有谁能从春运中体会到快乐。当然我们社会也有快乐的人,那就是运输线上的人;比如说铁道部门就是最快乐的部门,它们在老百姓的辛酸中收获巨大利益。既然朋友说起了此事,那么就春运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我们社会的春运只是大学生,这还好理解;因为求学到五湖四海也正常。同样如果说这只是农民工(因为我们社会定义农民工就是临时工的概念),那同样也能理解;充其量只是季节性的用工行为。然而现在你大学毕业了,异地求职竟然不能迁移户口;也就是说根本不可能实现全家人迁移到一起的梦想。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前我们社会的两地生活还有改善的时间,而改革开放后全家人四面八方居住成为了普遍现象;因为迁移到一起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如我有个侄子在北京工作,可解决户口成为了遥远的梦;正因为如此,他只好放弃自己理想的工作而回武汉;因为这两地牵挂实在成为了全家人的负担。要知道这还是交通正常的线路,而在深圳等地工作的春运真的如同打仗;因为没有人回家不身心疲惫不堪的,所以很多家庭天伦之乐成为了无限愁绪的源泉。
有人说如今的春运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均匀,从而导致人口的大量流动;如果说这在前些年局部开发热还真的如此,但到今天春运就不这么简单了;因为我们社会现在不少大城市之间是相互大量对流,如北京不少人向外地流动,而同时不少外地人竟然同时向北京流动;因为这些人的家实际就在北京,但他们却是在外地工作。也正因为如此,以前我们的春运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农民工集中向贫困地区流动;而现在虽然农民工依然还是向各贫困地区流动,但出发点再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了。因为我们今天社会的就业变成了关系就业,所以任何有权力资源的人最后都是用自己的关系人;从而造成我们今天就业的无规律,因为全社会紊乱就业成为了普遍现象。如原来某医院的后勤副院长是某地的农村人,结果医院食堂由其堂兄承包;最后这食堂里竟然全部都是这农村的人,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的就业规律性。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就业与居住还真的没有规律性;这也是中国特色。然而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运输业永远是蒸蒸日上;因为当我们社会制造业全面萎缩之时,而运输业竟然还是以翻番的业绩上升;这就是我们社会的特色。在近几年城市建设成为经济主体的时刻,我们社会的就业基本上没有任何规律性了;所以任何城市的出行都是越来越困难,而且遇到节假日出城成为了最大的困难;这就是现在立体交叉运输业的特色。
在改革开放开始几年,有非常多的人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从而造成了我们社会能够统计出人力大量流动规律性的动态趋势;而这些离开家去外地就业的人员在春节前后集中返乡过年,从而成为我们社会春运运输的主要人群。然而现在没有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了,全部是城市经济普遍高于农村;所以现在的人口流动趋势基本上就是农村到城市,从而造成我们社会不少地区出现无人村的现象;因为这些城镇除了各级干部,剩下的就是留守儿童与老人。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现在的农村基本上是户籍人口高于常住人口;这就是我们社会现在交通运输的趋势。
在我们这个特色下,我们社会的专家学者竟然还在高谈阔论发展交通,说是因为交通网络不能完全满足交通需求依然是中国现象。说‘中国铁路里程虽然居于世界第三,但是与美国相比依然差距较大’。可我们到美国社会去才知道,美国社会的公共交通基本上是寥寥无几;而我们社会任何时候都是人满为患。这说明我们的就业与居住存在问题,所以才造成中国特色的永远是交通紧张;自然春运就是紧张中的极限时刻。如果我们的就业与户口统一,我们的春节能够集中返乡吗?现在是就业的人既不可能迁移自己的户口,更不可能解决孩子的户口;因而带老人的户口更是天方夜谈。在这样的情况,暑假成为孩子到父母亲打工城市的特殊流;而春节只能是打工者全家人返回老家而与老人团聚。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的风俗加上中国特色的就业造就了中国特色的春运永远困难。
正因为如此,春运既是春节期间旅客运输的简称;也是特指铁路运送在春节前后集中出行的旅客的现象。这种现象强烈地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与现代社会经济的交织渗透,它呼唤我们的可不仅仅解决运输能力的供需矛盾问题,更应该解决的是我们社会的不合理的户籍与就业体制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凝结着党和政府、中央和地方、交通行业和铁路系统为保证春节旅客安全运输、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付出的物质努力和人文关怀,更需要解决所有中国人的安居乐业问题。因为只有当中国人的居住与就业同步时,我们社会的春运现象将不可能存在;因为美国社会现在的交通亏损就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