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转基因作物不仅高产且减少了杀虫剂使用


 

研究发现:转基因作物不仅高产且减少了杀虫剂使用

转自中国生物信息网

    伯克利--根据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和德国波恩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onn)的研究人员对试验田种植结果的报道,在印度,和没有经过生物工程改进的作物相比,抗虫的转基因棉花作物产量增高另人瞩目,并明显减少了对杀虫剂的使用。

    这项研究发表于二月七日星期五的《科学周报》(the journal Science),研究者们认为它对发展中国家广大小规模低收入种植的农民尤其有意义。这些农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因为没有能力支付在更大一些的农田中使用杀虫剂而持续地遭受害虫造成的产量损失。

    “很多评论家都在质疑,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给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们带来收益 ,”UC Berkeley的农业和资源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David Zilberman说道。这是第一篇显示基因工程作物有如此实在的产量增长的论文。

    研究者们报告说他们在印度三个主要的棉花生产州中设置了157块试验田,经历了从2001年开始的历时七个月的棉花生长季节才得到这一结果。田野实验是由Maharashtra Hybrid种子公司(Mahyco)开始的,它从1997年就开始在印度研究BT杂交。

    整个试验田包括相邻的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面积大约为646平方米。其中一块地上种植用从抗虫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中提炼出来的基因进行生物工程改造的棉花品种,另一块地种植同样的棉花杂交品种,只是不含有Bt基因,第三块地上栽种的棉花则是当地生长的传统杂交品种。

    由Monsanto公司和Mahyco培育的Bt棉花显示了对三种长期危害印度作物的螟蛉都有良好的抵抗作用。此前在印度进行的研究表明,平均有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研究者们在研究中发现,Bt棉花的产量比不含有Bt基因的棉花杂交品种产量多了80%,比当地传统棉花杂交品种的产量多了87%。同时,与另两个品种相比,Bt棉花所需的抗螟蛉杀虫剂喷洒频率减少了三倍。

    对于Bt棉花无抵抗作用的吮吸类昆虫,比如蚜虫、浮尘子和粉虱,针对它们的杀虫剂使用情况在三种作物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虽然我们是就棉花做的这一报告,但是实验结果对其他可食性作物也是适合的,因为它们所要抵抗的害虫袭击是同一类型的。”波恩大学农业和发展经济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同时也是这一项目的领导成员,Matin Qaim说,“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按指数规律递增,而同时越来越多的农田被荒废,找到使在可耕种土地上种植的作物得到增产的途径,已经成为迫切的需要。”

    当基因转移作物被一些国家采用以用来减少某些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时,人们却并不认为它们可以充分提高作物的产量。例如,美国和中国栽种的抗虫性棉花作物的增产平均不超过百分之十。经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玉米和大豆增产量则更少。有一些例子甚至表明产量实际上还下降了。

    那为什么在印度却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呢?答案也许是因为该地区受害虫危害的程度更高,并且没有广泛地采用化学杀虫剂来控制虫害。研究者们认为,在这样的地区,基因转移作物在提高产量方面有更大的潜力。

    “在美国和中国大范围地栽培转基因作物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地代表会发生于处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下的贫穷的国家的情况,在那里人们通常耕种小块的田地。”Qaim这样解释道,当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自然资源学院下属的农业和资源经济学系做博士后研究时参加了这一研究。“预测在次撒哈拉非洲地区和东南亚培植基因转移作物可能会有的结果,我们在印度观察到的情况将更有代表性。”

    热带地区的湿度和温度催熟啃食作物的昆虫,而且又没有定期使用杀虫剂,这些地区的作物对害虫的抵抗能力很低。

Qaim介绍说,在中国,基因转移作物并没有使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是因为该地区长期以来配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以支持农民使用杀虫剂。因为杀虫剂广泛使用于没有经过基因转移的作物,产量方面的损失就不是那么严重了。

    研究者们认为,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杀虫剂的高昂花费对那些小面积种植并且没有太多商业收益的农民来说,是一项极具风险的投资。他们同时还说,化学杀虫剂对农民的健康有更多的危害,此外还会污染环境。而且,正确使用化学杀虫剂需要相当的科技知识。

    “大部分农村的穷困人口未受过充分的教育,”Qaim补充说,“即使他们拥有有效的杀虫剂,他们仍然需要知道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它。那通常是螟蛉处于某一特定的幼虫状态时,这一时机往往只持续两到三天。”

    “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杀虫剂比较困难,相对而言,更换你使用的种子品种就容易得多,也更值得采纳。”Zilberman补充道,“底线就是,生物技术可以给发展中国家的穷困农民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反转基因组织(anti-GMO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不允许那些可以从中获益的人们采用这些重要的技术,那将会是它们的耻辱。”

原文网址

http://www.biosino.org/news-2003/200304/03040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