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铺养三代那是痴人说梦


惠州虽然小,但也是观察商业地产的好地方。

 

走在街上,漂亮的学生妹妹发广告,一张铺面宣传:沿街旺铺,一铺养三代。

 

惠州应该算四线城市,深圳的卫星城。以核心惠城区来说,水域纵横,很多房子都是江景,湖景,山景。而且政府也是通过规划不断地做大城区面积,前几年是把市政府所在的江北做成商业和政治中心,这几年是把东部新城做成住宅片区。一眼望去,大量的住宅,关键是每个住宅区的四周都规划了商铺,不但如此,在还专门规划了大型的购物娱乐中心。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惠州城市人口容量、购买力是绝对无法支撑起上述这些购物中心的规模和体量。和如此大体量相比,购物中心的同质化竞争、主题特色不鲜明才是最要命的,引入的主力店和品牌店大同小异,经常你会看到这里衣服款式和那家一模一样。

 

《南方都市报》 报道,2014年惠州就有5家购物中心关闭。商铺倒闭之后,或经营不善勉强支撑,很多商场都面临退租或违反合同降低租金,现在越来越多的商铺业主来起诉商场,或者是开发商。不少人通过上访或者通过网络来维权。 其实这种方式并不可行,最好的方式还是走法律诉讼,通过一个好的律师,然后准备好所有文件!

 

看看倒闭的购物中心的近况。

 

2015年“倒闭”的意生广场宣布变脸,更名为乐合城,江北商圈又将重新回到以佳兆业、丽日江北店、华贸天地、乐合城组成的“四足鼎立”的竞争状态。重新开业的乐合城将加大餐饮儿童娱乐等配套的比例,增加体验消费业态,百货零售部分则定位为国际名牌奥莱与国内连锁品牌相结合的模式。

 

2014年216日,位于南坛的百佳超市正式停止营业。在百佳结业8个月后,即20141016日,经过重新定位以及装修招商后,源东家华购物广场宣布试营业,这是一家定位为“社区购物中心”的商场。

 

2014年5月,位于惠州市区世贸中心的海雅百货结业。目前只有六楼的南国影城以及五六楼的极少数商家仍在继续营业。留下的是拖欠业主近1000余万的租金和8年亏损8000万的尴尬局面。

 

2014年1110日起,位于下埔时代广场的广百百货停业。

 

位于海燕绿岛商城首层的麦德龙商场,于201211月开业,20148月结业。在原址上又做起了海鲜批发,但没多久后宣告倒闭。

 

看看即将开业的购物中心,有水口的大新城,金山湖旁的方直广场,东湖九区,东方威尼斯旁的大型购物中心等等,还有更多的购物中心在筹划中。

 

腾讯网友风格纯粹在博文中说:“商业地产是需要强大的招商运营能力,而不是一卖了之。这就是商业地产的难度。所以,写字楼也好,商铺也好,是不适合私人投资的。我这些年来也一直告诫身边的朋友,私人投资不要碰这玩意。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开发商能把商业地产拆散了卖,商业的整体价值就立刻陷入一个悖论性的东西,他的整体价值就没了。万达不就是遇到过这样尴尬的事情吗?卖了以后,这些被区隔成一个个单元的商铺根本没有招商定位的能力。租不出去,最后成为一个群体性的事件,万达被迫从散户手中收回。所以,真正优秀的商业地产商是不会做散售这种运营模式的。譬如李嘉诚在上海出售写字楼,也都是整体转让,有人整体接盘的。”

 

“何况中国税收制度的奇葩,商业地产的个人转让,税收是很高的。只土地增值税一项,最高就可以征收到60%。而公司买卖的行为,通过公司股权的变更就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所以,持有商业地产一般不会私人名义持有,而是以私人公司的方式持有,就是这个道理。 ”

 

惠州的城区常驻人口按2014年统计190万人,在惠州买铺面升值,是一个空想,很多时候应该是三代养一铺。

 

我建议,普通人不要碰商铺。如果你是超人呢?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