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之行(二)
第二天,七点半。朋友来叫我,说今天上午逛花鸟市场。所谓的花鸟市场,其实,古玩居多。开车走七星区,经五里路,七星桥,明珠花园,再顺着普陀路前行,过七星公园,我们来到了桂林有名的花鸟市场。
在苏老板的店里,我发现了几个苗银粉盒,其中一个是青花盖,一个不到4公分高的银鼻烟壶,做工极为精致,细腻。另外,店里的几个牙签盒,是文革时期的,景泰蓝工艺,价格也不贵。我买下了这些,付了款。女老板一面收钱,一面介绍自己,老公姓宋,自己姓苏。她的发音,把苏和输混为一谈。戏谑道,自己和老公做生意,不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你看我们两口子,一个送,一个输。绝配!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揽生意之策。俗话说,在古玩市场,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苏老板絮絮地说,又拿出几张自己的名片,把先生的名字和电话也写在上面,客气地递给我和朋友。又从柜子里拿出几个骨雕鼻烟壶,春宫的。我拿着瞧了瞧,说,象牙的!她笑着说,市场上也有人用来冒充象牙,一个买到几千。我的这些,是早期收的,现在生意难做,便宜处理算了。你要,就朋友价啦!我仔细看了又看,画工确实不错,形态各异。我于是买下了。
在连小姐的店里,看到了几个洪宪瓷的杯,但均有裂痕。上次去江门市场,拣到了一个盖樽,居仁堂制款,珊瑚红色,一面是雪景图,一面是花鸟图,漂亮极了!这次来桂林,希望能够找到同样款的器物。
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偌大一个市场,任凭我和朋友转了几个来回,没有发现。后来,在一家老字号的店里,据说主人姓丁,已经七八十岁了,那天是女儿女婿看店,我说明来意后,那女婿在柜里到处翻看,没有找到。后来,拿出一本收藏大全,找有插图的珊瑚红的樽,没有!这是我的惆怅处——桂林之大,找不到一个破瓷器。于是,我又想到了江门。要不是那天赶早,也许就和珊瑚樽失之交臂了;要不是那天城管驱赶,也许老头也不会低价让给我;要不是朋友爽约,我也许就和它无缘了。我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聚散都是命定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