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地球上发生一场全面的核战争,否则地球社会的未来将取决于太阳的演化,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人类社会在不断演化迁徙的过程中,实际的主要支配力量之一是气候的变迁。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许先生的文献可以说是历史性的文献,深刻的揭示了人类社会不断变化的内在规律(简洁的说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紧跟的就是气候变迁史,中外历史无不深刻的显示这一点。并不是人们看到气候变冷了受不了寒冷,就去迁居,就去掠夺抢劫战争,而是气候的变化,必然导致农业为主的社会中自然灾害、农作物生产受到大影响,族群的生存条件极端恶化。如果北方蛮族生存很幸福,比中原差不了多少,他们干吗要穷凶极恶的与中原打仗?历史上歌颂那些征服蛮族的爱国志士,实质上也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蛮族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已。日本总想征服中国,总是仇视中国,他们是为什么?还不是岛国条件较差,中国地大物博?如果不是这样,他干吗神经一样总是咬中国?他欺负韩国不行吗?因为韩国没有太多值得他要掠夺的东西啊。当然,站在中国一方,自然是不能任由他侵略了,这就是政治上的事,这里就事论事,讲的是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第一个气温下降期导致商朝的没落和西周的崛起(公元前1100年前后);真实的王莽绝不是你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样子,因为中国的历史是两千年的封建史,君主主导的社会,对于王莽这样的上位者必然需要不断的丑化,将真实面目从所有的历史资料中清除,实际的王莽是礼贤下士有能力的统治者,但无法在公元前后的寒冷到来之时将西汉王朝继续下去 ,虽然东汉是一个整体的王朝,但一直是虚弱的,最终出现了三分天下,直至西晋时期,这一寒冷周期伴随中国的是战争、 动乱、 瘟疫(东汉末年伤寒大流行)和虚弱的王朝。东晋的气候剧变期直接导致五胡乱华,明末清初的小冰期和清朝中期的寒冷期就不再多说,大家比较熟悉。
中国的历史大规律基本是一部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侵和不断内乱的历史,而南侵和内部动乱最剧烈的时段都集中于寒冷期,气候之手通过控制生存空间左右人类的行为,而寒冷期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只能为了生存不断的内乱。
外国也不例外,美洲开发最迅速的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大批欧洲人闯荡美洲,背后推动的力量是什么?是气候的寒冷,因为在同一个时期,日耳曼人向南迁移,北欧的民族也向南迁移,而Schneider 和Londer 在1984 年指出 ,在公元1700 年欧洲的冰川扩张达到高峰!这才是欧洲人不断迁徙的力量所在,是寒冷的气候导致的生存困难,使得欧洲人不断向南迁移,跨洋过海到了美洲。
繁荣周期的标志自然是温暖期,在这样的周期中精美的饮食 古董字画妓院人口都会得到快速发展,而寒冷周期到来的时候,繁荣周期的所有东西会被抛弃,食品 、 医药、战争、 掠夺是永恒的主题。
对于几千上万年的大周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学者的事情,这样的大周期变化对我们有生之年影响甚微,我们需要关注度是中短周期。
从公元1000年前后开始,地球的寒冷期都和太阳的变化高度相关,而太阳的变化周期是有200年左右的规律的,从太阳黑子的变化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欧特极小期1040-1080年全球处于低温期;沃尔夫极小期1280-1350年全球处于低温期;史玻勒极小期;1450-1500年小冰期;蒙德极小期1645-1715年小冰期;道尔顿极小期1790-1820年全球低温旱涝加剧;21世纪极小期2010-2060后面将专门说明;
仔细研究一下中国历史,上述的任何一个极小期都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最熟悉的莫过于蒙德极小期的崇祯大旱,全国很多地区连续4-6年的大旱使得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否则公务员出身的李自成(驿站工作人员)不会铤而走险;史玻勒极小期处于元朝末年,长江黄河流域蝗灾 旱灾 水灾达到极致,全家父母兄弟姐侄(11口)全部饿死的光杆光头和尚朱元璋为了生存只能造反;而道尔顿极小期处于清朝乾隆末年和嘉靖年间,记得乾隆同志的十全武功吗?全部是镇压农民起义(白莲教为首),那么农民为何起义哪,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全国13省受旱,“草根树皮,搜拾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这是起义的原因。
道尔顿极小期之后,在清朝中后期又发生一段寒冷期,不过这段寒冷期的主要表现和太阳黑子极小期有所差异,因为太阳黑子极小期的最显著特点是旱灾大面积急剧加重,而清朝末年的寒冷期是旱涝同时加重,大旱大涝同时发生,直接导致光绪三年至四年(1877—1878年),华北大旱,“晋豫奇灾,居民死者百数十万”,史称“丁戊奇荒”。河南、山西受灾最重。史载:“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本人从天文学上还没找到原因,也没有见到学者对这一段时间的寒冷给出深刻的研究。
回忆历史是为了研究未来。
2011年6月12日至16日,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分会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Las Cruces校区举行了2011年会(SPD Meeting 2011)。14日早晨。太阳物理分会通知有关媒体在美东下午1时将有重要消息发布:
第一个研究就是W. C. Livingston和 M. Penn两个数黑子的家伙的工作,他们的行当是数黑子,测太阳磁场,量温度,磁场强度还在下降--还差500高斯就基本跟黑子拜拜了(磁场低到一定程度无法产生黑子),对应的时间是2015年,也就是那时太阳黑子到那时将确认进入极小期;
第二个研究是NSO的Solar Synoptic network(太阳综合网络)副主任Frank Hill领导的研究小组工作,主要是分析太阳上的射流(jet stream)行为。
太阳的射流据认为是保持太阳表面磁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射流的位置在太阳周期的高峰和低谷是不同的,在正常的太阳周期,在峰顶时射流在太阳低纬度区,当周期趋向谷底时,射流集中向极区移动,在那里达到最高值。
一般在上个太阳周期从谷底运行至四分之一的时间里,我们就应该观察到射流在50纬度和极区的出现,这是下一个太阳周期开始建立的指标,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1)推测本次周期的长度和(2)判断下次周期的出现。在分析全球6个观察站的数据后,Hill发现射流在本次周期的行为相当奇怪,至今为止还没有观察到预计的射流存在。
Hill对此解释是要么周期25将迟缓出现或者就根本不出现。
第三个研究来自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 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AFRL)的另一个研究结果。
这个实验室位于新墨西哥州的Sunspot小镇,地名翻译成中文就是太阳黑子镇。这个研究室其实不研究黑子而研究太阳上的日冕,他们的仪器是来自于NSO的40厘米口径望远镜上的日冕仪。
日冕是太阳大气层上的一个活动区,在太阳紫外光谱成像上可以看到太阳上有一个暗色阴影区,这就是日冕洞,大规模的日冕爆发往往从这些洞里出发。
日冕其特征是极其热,温度可以达到200万摄氏度(太阳色球6000摄氏度,黑子4500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下,铁原子的外围14个电子都被敲了出来而形成高能铁离子(Fe-XIV),这个铁离子的光谱是个绿色(5303埃),是日冕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观察这个光谱是研究日冕的有力手段。
日冕的铁离子光谱在太阳上的出现分布也是受太阳周期影响的。它们在太阳活动周期开始进入峰值(M)之前有个从76纬度出发前往极区的现象(rush to the poles),然后强度逐渐向赤道方向移动,同样这次空军研究实验室没有观察到这个奔向极区的现象。从图示看到,M已经快到了,而那个rush还没影子。
他们的结论也是推测太阳第25周期可能延迟了或根本不出现。
研究太阳黑子的磁场强度,太阳射流和太阳日冕都得出一个结论:太阳周期活动将极其弱小,从而今后数十年太阳上面可能没有黑子可以被观察到。
这不就是蒙德最小期的现象吗?在那段60年的时间内,太阳表面看到黑子寥寥可数,其实就是太阳周期活动停止了,按照Hill的说法,就是太阳”冬眠“了。
俄罗斯科学家阿布杜萨马托夫基于太阳辐射强度的研究,得到的结果是上个周期的太阳活跃期已于2007年结束,从2008年开始太阳辐射强度开始下降,地球的降温因为大海的缓冲作用将滞后于六年,之后将进入气温下降期!对应的时间是2012-2013年。
这些研究还有很多,不再一一罗列,但结果都指向一个,本次太阳黑子极小期已经开始!
所以,本次21世纪太阳黑子极小期已经正式从2007年开始,当然最终的确认需要到2015-2016年,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的疑问,确认只是科学程序上的工作。
基于太阳耀斑的短周期变化,厄尔尼诺现象等等,前期本人在《冷热交加 (2012-05-22 17:05) [编辑] [删除] 》中判断,今年是最后一个热年(明年也是稍热,但明显不如今年),虽然热但很短促,事实已经明显的得到证实,夏天的炎热持续时间很短,从广州来说大约一个多月,而往年基本要三个月,夏季到达的晚,早霜来的快,当时也将时间也确定是在8月底,这个判断很完美,因为九月上旬张家口地区就报道,因为早霜,使得150万亩玉米绝产!气候判断的重要性还需要再强调吗?
对未来,本次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如果在学术上说是从2007年开始,确认需要到2016年前后,而人体感官的变化很可能在2015年确认,也就是说,2015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进入本次极小期气温明显下降的阶段,未来某一年开始将进入快速下降阶段,预计五至十年开始发生!
这是一个大约不少于60年的冷周期,地球表面的气温明显变化从2015年开始(记住这个年份),持续的时间至少到2070年前后,只会延长不会缩短,那时我们一定见到马克思了,可需要将这个时间告诉后代。
当然,由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与贸易的条件改善,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发生,毕竟对特定地区的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这造成投资、贸易、经济的波动起伏。这也可能会造成经济的大幅波动趋势,这个趋势与气候周期是大致一致的。几年以后,农产品将可能形成一个较好的投资机会-----在全球房地产热之后,下一个泡沫,就应该是农产品。毕竟中国的农业已经荒废N多年,每年都说是产量创历史新高,但每年从国外进口的粮食都在增加,大量的粮食储备却在浪费(这里面有多少谎报数字,大家都应该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