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与不知足之间的奇妙关系
喻建国
对自己的现况感到满意,这是知足的表现;对自己的现况不满意,这是不知足的表现。知足能够带来满意感,能够带来快乐感和幸福感,可是它也会带来慵滞。
慵,懒惰,懒散。在《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行旅畏威慵举步,佳人怕热懒登台。”把个慵字刻琢得惟妙惟肖,走起路来举足维艰,行起事来热难熬,自是不干最好。慵字上身,也就庸人一个了。滞,凝也。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滞狱(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滞讼(积压的讼案);滞积(积压);滞货(积压的货物)。人处滞中,凝而少动甚至不动。
由此观之,知足虽是良品,但也内蕴着可怕。可怕就在于一旦知足了,人就慵滞了。从此和进步断了往来,和发展拂袖而别。所以我喜欢对自己说:“人要在知足中不知足,在不知足中常知足。”对自己目前的处境,要让自己首先知足,而后立即迎来满意感,接着又迎来了快乐感和幸福感,乐在其中,福在其内,好不开怀。接着在自己满满地享受过满意在心上的滋润与饱揽了快乐和幸福之后,立刻为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并且在自己身上猛抽上一鞭子,敦促奋进。自然慵滞也肯定被那一鞭子抽得无影无踪。自己会马上精神抖擞,为实现新目标奋起。也就在自己发奋进取之时,自己又给自己送上一道在不知足中常知足。在奋起进取新目标的时候,要让自己对每取得的一丝进步和发展都要让自己感觉到足矣足矣,足在其中。
早先想要的,现在得到了,应该为之高兴,应该让自己充满知足。可是有很多人在早先想要的获得之后,立马为自己提出了新的索取,他们丝毫都没有享受到刚获得时应该有的知足,更没有刚获得时应该有的快乐和幸福,一味地在不知足中打转,也就让辛苦不断鞭抽着自己,联轴转,不断转。这样的人忘记了生活的本义,显现了一种疯狂。疯狂地索取,还冠以漂亮的口号:不断进取,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有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号:劳逸结合。劳就是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努力与奋进,逸其实就是对刚获得的充满知足,并从中满满地享受着其中的快乐和幸福,自然,其时也就歇着,也就暂时停下了劳,停下了对进步和发展的追求,不过这段时间无需太长,只要让知足获得充分的贯穿全身,知足常乐就是对这样一种状态的生动描述。
知足是对自我一个时间段生活的肯定,自我肯定应该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充分的位置,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经常进行自我否定,这个人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经常对自我进行否定的人是一个悲哀的人,是一个痛苦的人,是一个远离快乐和幸福的人。不知足的连续进行就是不谙劳逸结合,也必定是与痛苦联袂的败招。
咀嚼“人要在知足中不知足,在不知足中常知足。”,其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