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发呆5分钟健康养生新概念
李华新
日前,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等。(10月19日《北京晨报》)
日前,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即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同时,“5125”的谐音“我要爱我”,方便记忆。这一理念强调公众应当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从而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运动、交流和膳食多样化有利于健康,大家都能接受,可是要说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也有利于健康,可能会有人觉得难以接受。
“每天发呆5分钟”,是一种养生方式。仅仅是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大脑腾空,进入一片空白,什么也不去想,这正是做到的。因为人们要让身心健康,需要这样的一种清净的方式来让身体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而试着用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要发发呆,什么也不去想。你试试这还是不容易做到的。
其实,5分钟只是一个意指,主要是说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让自己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头脑彻底放空。或者5分钟,或者20分钟,要看个人的情况。用禅意说就是“忘了”。
忘记世间的一切,什么也不去想,非常不容易做到。这是需要心智的力量。这样的腾空就是一种养生。
从传统养生从原理上来说,发呆和气功健身时的入静类似,都是使支配乃至约束我们身体机能的大脑皮层休息休息,由此减少它对身体各个器官环节的束缚,而没有束缚的器官功能,就是能救命的人体潜能。
把脚步放慢,让灵魂跟上来。
这是一种慢生活的节奏,只有你放慢了生活的节奏,那么你才会得到这样的一种让身心得到休息的状态。
放下速度,回到生活本身,聆听你最初的梦想,不忘最基本的需要。不断调整或控制自己的节拍,在适宜的节奏中,欣然看到被遗忘中的生活点滴,重新发现新的可能,给自己一种高质、理性、细致、效果的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方式和能力。让生活更加精彩,使生命更加圆满。这大概就是“每天发呆5分钟”的真正含义。
每天发呆5分钟,就是得到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感觉,就会让心灵的杂质被剔除,至少是在这五分钟之内,你放慢的节奏会因此而让你获得一个虚空的心灵空间,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你的就是得到彻底的放松。这自然也是一种生活的禅意。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