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做生态,为什么乐视比小米牛逼那么多


应该说,在中国的科技及互联网界,小米和乐视都是大牛级的企业,在2015年之前,小米还被媒体捧为独角兽企业,但是反观这两家企业,可以发现同样是主打生态型的概念,其实乐视已经超越小米n米远了,特别是随着小米2016年被华为甚至是被小米看不起的东莞手机品牌超越,小米生态系统的打造其实已经宣布破产。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有二。

其一:以乐视为参照物,可以发现小米所谓的生态其实是假的生态,无法形成真正的闭环。乐视从最早的视频网站、到电视、再到手机,最后到电影、影视、体育,乃至现在最近刚刚发布的汽车项目,其实都是围绕了一个核心,就是用户的眼球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来构建的。而小米呢?最早的小米系统、小米手机、手环、电源等等产品,除了小米手机和手环之外,其他的不仅是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就是从生态上来说,其实都零散的。甚至可以说小米更本不懂做生态。

什么是生态,标准的解释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最本质的解释就是,围绕一个核心,构建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以,应该说乐视的生态已经初具成型,而小米完全是没有搞懂什么是生态。

其二:生态的核心其实是用户,而小米所谓的社群运营吹得那么牛逼,其实都是水军惹的祸。如果能理解上述生态的正真内涵,就明白,生态的核心肯定是用户。乐视从最初的视频到电视、手机和汽车,都是抓住了用户不用接触点的“屏”的概念,在硬件上的全屏化的生态,就是乐视最值钱的地方,也是优酷就是合并了第二的土豆,两个上市公司都无法超越的。因为你无法打通用户的各个环节,没有稳定的流量来源及流量补给的方式,分分钟被掐死的可能性很大。而乐视在影视和电影导演上的布局,更是在内容上为硬件制造流量,硬件与内容的相互补充的模式,从而保障了生态的扩展性。

反观小米,前几年被捧为神话的社群运营,粉丝经济不过是高性价比带来的追捧,加上广告营销的发力造就了小米的成功,当潮水褪去,小米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一旦小米手机销量不行,根本就没有其他生态产品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