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朝鲜发展核武器极端荒谬


  为了应对韩国朴槿惠政府执意部署“萨德”的行为,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扶植朝鲜,对朝鲜进行军事支持,关键是支持朝鲜发展核武器。笔者认为,诸如此类的想法,都是企图拿朝鲜作“挡箭牌”,实为一厢情愿之念,如若真的让朝鲜大力发展了核武器,后果将非常危险。

  说到核武器,不得不说的是“核捆绑”战略。所谓“核捆绑”学说是指核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通过己方核力量将某个具有更强核能力的国家捆绑于己方的战车上。其目的是防止一个核战力强于己方、而己方难以打击的第三方对自己发起核攻击。

  21CN新闻里面有这么一则报道:在1969年中苏珍宝岛交恶之后,苏联急着找中国报复,除了在新疆别列克提地区滋事之外,就是准备利用核武器,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中国当时的核力量远远比苏联弱小,但是,中国实行了“核捆绑”战略,成功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

  在当时,毛主席实行了“外线进攻,内线防御”的作战方针,让中国军民全速开赴中苏边境,并且越过中苏边境进入苏联境内,迅速地与苏联军民混成一团,在游击战和运动混战中依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打败苏军。与此同时,将中国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原子弹予以“合理利用”,并不是用以反击苏联,而是全部投到美国在亚太基地的美军头上!(引自《毛主席1969年独一无二的决策让世界瞠目结舌》,21CN新闻)

  毛主席有意让自己的这一战略设想让苏联和美国及时地知道,最终,美国出于自己切身利益的需要,“帮”了中国一把,命令所有的美国洲际导弹和核弹头都瞄准苏联的军事基地,美军所有飞行员进入一级战备,只待苏联瞄准中国的导弹离开发射架,美军的导弹将离开发射架铺天盖地地直赴苏联境内所有目标。

  最终,面对中国军民的涌入威胁,面对美国人的核威慑,苏联放弃了原定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计划。世界也因此而避免了一场核武器大战的浩劫。

  虽然这则报道的历史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这则报道里面所讲述的故事:面对苏联修正主义的强权政治,核战争的阴霾笼罩在中华大地,一代伟人毛泽东作出的这个战略决定,其实就是典型的“核捆绑”战略。

  上述报道中的这则未经考证的历史故事,对于应对现代国际环境中的核威慑与核讹诈,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国际核恐怖主义和核机会主义的威胁敲响警钟。

  对于中国来说,可以利用“核捆绑”战略,将另外一个核力量强于自己的国家捆绑在自己核战车上,一旦自己的国家遭遇到美国的核打击,就可以用核武器直接攻击俄罗斯或者法国,从而激发这些国家的“死手系统”将核武器丢到美国本土上来,世界由此在核大战中毁灭。从而让对手知难而退。

  实际上,正是这样的“核捆绑”战略,以一种全世界同步毁灭的代价为威胁,使得世界因为实际上的核战略平衡而真正避免核大战。任何一个核力量弱小的有核国家,都可以实现“核捆绑”,因“核捆绑”而实现其核战略实际上的平衡,因而,不畏强权。

  但是,也因为“核捆绑”,世界也因此而陷入了核恐怖主义和核机会主义威胁的深渊。

  核战争,与常规战争大不一样,不能以常规战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真正发生核战争,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中国可以选择“核捆绑”战略,但是,同时也可以成为某一个核力量弱小的有核国家“核捆绑”的对象。对于朝鲜来说,他们一旦真正拥有了核武器,哪怕其核当量在中美面前微不足道,但是,只要他们的最大核当量能够摧毁中国大城市,就可以让世界进入万劫不复的核大战深渊。

  只要朝鲜拥有可以完全摧毁中国一座大城市的核突击能力,假如美韩对朝鲜步步紧逼,或者对其发动军事打击,朝鲜就可以选择集中国内全部核武器突击中国首都,摧毁中国的政府首脑。随即,中国的“死手系统”将自动指令国内全部的核弹飞向俄罗斯、欧洲和美国的目标,从而引发全世界的核大战,而整个世界将会在一片核蘑菇云中飞飞烟灭。其后果将无可挽回。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坚定地对朝鲜发展核武器进行反对和制裁的主要原因。

  面对“萨德”威胁,那些只记得中朝历史上重要关头并肩作战抗日抗美的传统友谊,对朝鲜进行军事支持,甚至支持朝鲜发展核武器,拿朝鲜作“挡箭牌”的理念,忽视了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这样一个事实,从哲学上看,是只有历史的唯物主义,而没有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对于这种荒谬的观念,须要引起足够的戒备。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9月1日《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