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四月底写过一篇文章《天量信贷不可持续,货币政策或将回归中性》,种种迹象说明,货币政策拐点论尚有争议,的央行在逐渐收紧货币政策。
首先是央行通过公开操作的方式适度推高资金利率,央行数据显示, 10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3%,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05个和0.3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35%,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07个和0.41个百分点。
其次是适当控制贷款增加,,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9月份的2016年第四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也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 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4.77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513亿元,同比多增1377亿元。与9月份1.22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规模相比,10月份下降了5687亿元,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0月份表态称“会对信贷有所控制”已经成为现实。
三是开始缓慢回收流动性,报告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6.5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9.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4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当月净回笼现金854亿元。
四是通过公开市场缩短放长,推高资金利率,央行先后开启了14和28天期的逆回购操作,重启14和28期逆回购市场有很多解读,认为是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加大SLO和MLF操作力度,减少短期资金投放,加大中长期资金投放,推高短端资金利率,提高银行间资金成本,遏制金融系统滚动操作获取低成本资金的能力,有效打击资金错配的风险。
为什么央行会适度收紧货币政策?一个是资产泡沫问题严重,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上习大大表态要抑制资产泡沫,这是高层首次提及资产泡沫,接着是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进一步把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联系在一起,央行实际上一直在关注资产泡沫,央行2季度时首次提到,“抑制资产泡沫,降低宏观税负”,11月8日,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出,稳定经济增长、防范资产泡沫和促进绿色发展之间的平衡面临更多挑战 。央行二季度和习总书记首次提及资产泡沫主要是针对地产泡沫而言,确实上半年地产价格暴涨,让市场充满忧虑,也开始质疑央行过度释放流动性,政治局会议和央行三季度提及资产泡沫就不仅仅是地产泡沫了,而是有大宗商品的泡沫问题。有媒体认为非常明显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形势看,防止资产泡沫风险这件事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宗商品一方面,尽管还面临着去产能的压力,但一些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已经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一个是推涨通胀预期,其次是价格压力将进一步传导到下游行业,给经济复苏增加巨大压力。比如,今年以来,焦煤涨幅超过140%,焦炭大涨180%,煤价也翻了一倍。其中就有货币因素,目前市场流动性泛滥,在地产投机被压制下,流动性加杠杆进入了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直接助涨了泡沫的形成。
其次是人民币汇率问题,11月11日,“六连跌”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115,较上一交易日的6.7885跌230个基点,其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838,再创六年新低。这一轮人民币下跌起始于国庆以后,人民币汇率跌破6.7,接着是美国大选扰动,人民币汇率轻松跌破6.8。汇率跌跌不休,让央行有点左右为难,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要想维持利率稳定,就很难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须兼顾汇率因素,尽管实体经济复苏没有出现明显转折,央行需要继续宽松货币政策,但是汇率压力已经迫使央行不可能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仅仅考虑实体经济的需要,而是要考虑汇率贬值对金融系统的冲击,套用央行官员的说法就是实施降准释放的信号太强烈,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让国内流动性更加紧张,从央行来说就是适度收紧货币政策推高市场资金利率,让本币具有更高的利率,维持一个较高利差水平,从而增加本币吸引力。
三是资本外流,10月末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3.12万亿美元,环比下降457亿美元,为近9个月来单月下跌最多的月份。外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净流出154.32亿元人民币,这也是该数据自2012年公布以来首次出现净流出。央行发布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资本外流与人民币汇率贬值是一对难兄难弟,因为贬值才有资本外流,贬值预期越高资本外流压力越大,央行一方面直接进场干预,另一方面是采取各种措施封堵流出渠道防止资本流出,三是直接推高本国市场资金利率水平维持一定利差水平,推高利率实际上就是适度收紧货币流动性。
因此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资产泡沫压力、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多重制约,已经不可能单方面考虑,防止货币政策伤及其他,这就需要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更多的艺术性和准确性,因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客观存在,但继续大放水会导致资产泡沫膨胀和汇率压力加大,所以货币政策既不能导致资金成本过快升高,从而影响经济复苏,但是又不能导致资产泡沫膨胀和汇率压力加大,同时又的进一步遏制资金脱实向虚进一步流向风险资产,这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适度也好稳健也好将不再是一成不变,没有一个固定标准,而是一个动态的描述,会根据世界金融市场变化和国内流动性需要改变货币政策,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17年加息也是稳健货币政策和适度货币政策的需要而不是货币政策的收紧信号。